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说一下我的用书吧,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知识点提要的思修部分,肖秀荣时政、考点预测背诵版、肖四。至于书,肖老爷子的书我觉得非常不错,真的是业界良心。说说我怎么复习的。我主要是做一千题。一千题一共刷了三遍,我感觉是非常好的题目。把错题标出来。一直到后来十二月份我还在反复的看一千题的错题。经常错过的还会再错,很正常。学政治一定要放平心态,心理崩溃是常有的事。肖四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我没有用风中劲草,那个考点预测背诵版是风中劲草的替代品。感觉风中劲草内容太多了。
考研数学方面:
初级阶段侧重于教科书,计划每周覆盖一章,少数内容繁重的章节可能需两周时间。主要阅读材料可以是本科数学教材,或是选择同济、浙大的相关教材(但必须依据数三的考试大纲)。同时,挑选部分教科书后的练习题进行解答。此外,推荐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尽力理解每个问题的解法。这个阶段可能会遇到不少困惑,对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要做好标注,以便在后续复习时重点攻克这些难点。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过程,因为许多问题会让人感到半知半解。
考研英语方面:
说回来,英语应该怎样记单词,我是认为把它放到句子中去记,也就是你最好记一个短语,或者和它相关的一句话,在语境中去理解句子,此外在查单词的时候,建议大家先看英英解释,不要看汉语的,其实很多复杂的单词,都是用常见3000多个英语单词解释的,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不管是考研还是以后出国实用什么的都有很大好处,我用的是之前用的MIDCT,这是一个开源的词典,就是你自己可以往里边加内容,全是英英解释,要是有同学觉得麻烦的话,可以用有道,有道现在也做得比较好了,但是要注意要使用英英的解释,因为有道自动对应的就是英汉的解释,所以同学们要注意。最后同学们在买单词的书时候,尽量要买有例句的,然后自己去背句子(不用太长,主要弄清它的使用语境),这里我就不推荐什么单词书了,因为我也没背过单词,只是最后半个月的时候把黄皮书(就是买真题配套送的)每天花半个小时后瞄了3遍左右,每天大概半个小时吧,因为我的单词积累全是在考研前看〈经济学人〉积累起来的,之前测了一下,大概10000左右,所以要是大家有时间看〈经济学人〉,建议就使劲读,然后自己全文翻译,后面你会发现,那考研英语啥的都是渣渣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构造地质学的学习首先需理解基本概念,比如板块构造理论、地壳运动、地质年代等。这些基础知识点构成了解读地质现象的框架。我会凭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以及观看相关视频来深化理解。定期整理笔记,绘制地质图,加深记忆并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在深入学习阶段,我会特别关注地质构造分析和地质灾害两个方面。例如,如何凭地质构造特征预测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这是实践中非常实用的知识。我会凭案例研究,比如分析历史上的大地震事件,来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构造解析也是现代构造地质学的重要工具,掌握其使用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和实地考察是构造地质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室中的岩石矿物鉴定、地质年代测定等操作,帮助更直观地认识地质物质和过程。野外实习则能直接观察到地质构造的形态,体验地质历史的痕迹。每次实地考察后,我都会详细记录观察结果,绘制现场素描,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极其有益。
至于复习策略,我建议定期自我测试,如做模拟试题,这有助于检查学习进度和巩固记忆。参与小组讨论或寻找学习伙伴,互相答疑解惑,共同提高。及时跟进科研动态,阅读相关论文,了解学科前沿,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