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开始复习是在九月初,刚开始背就是每天早上背一些讲义上的知识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建议背考研政治大纲全解,因为知识太多抓不住重点,而且也建议近现代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看就行了,把大好的背诵政治的时间留给其他的。背了大概半个月吧就开始做800题,当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出来后强烈建议把那几套卷上的大题背了,因为考研政治五道题全出自那就套卷子。有时间的话多做做选择题,因为在政治里面能真正拉开分的还是那些选择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方法也很简单,四个字:题海战术。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说了,按部就班的做好你选择的那本大布头书,真题模拟阶段我是几乎所有能买到的套题都搞了一遍,张宇的二十年真题、最后八套卷,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已经好几年不出新题了)两个月的时间一天一套题加分析,60套题。说点教训:做题太多而不重基础就会导致选择题错的多,大家还是要好好研究课本定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大家也都知道单词是很重要的。我去年用的红宝书记单词,还有扇贝单词,每日一句一直跟到考研前。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每天看点,积累单词和阅读素材。阅读也是每天跟着做的,做阅读的过程中记单词是最有效率的。刚开始做的是老蒋阅读80篇。每篇阅读做3次,一定要精读,弄懂文章,积累做题经验。英语的历年真题从暑假开始也要做,积累经验。要掐时间做,放在下午按考研时间做,而且每篇阅读要精读,真题要做好几遍,熟能生巧。翻译和写作也要专项练习,写作是王江涛的写作书。总之,英语是的日积月累的东西,平时一定要注重积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基石,它涵盖了系统的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方面。在南京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这门课对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
理解系统模型至关重要。需熟练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比如线性微分方程或状态空间模型。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不仅要熟悉其基本性质,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到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稳定性分析是自动控制的基础。劳斯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等是常考的内容,要深入理解并能独立应用。了解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根轨迹法,帮助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
再者,控制器设计是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常见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按系统需求进行参数调整。对更高级的控制策略,如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最优控制等,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除了理论知识,实验和实践同样重要。凭MATLAB或者Simulink等工具进行仿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锻炼问题解决能力。记得我当时经常模拟各种控制系统,观察其动态响应,这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控制理论非常有帮助。
做题是提升的关键。无论是课本上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反复练习。题目往往能帮助找到理论知识的应用点,也能检测在实际问题解决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