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如所有学长学姐所言,不宜过早开始,相信我真的不是骗人,这门课程的提分完全依靠最后几个月冲刺,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力跟不上,也不要开始的太早,最早暑假过半的时候开始。暑假期间我看了一小部分政治的内容,主要是在学其他课程累了的时候,开始随意翻肖秀荣那本《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然后做一点题练一下,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一下大概要考什么内容也就够了。真正开始复习应该是九月考纲出来以后,系统地对照着精讲精练看了考纲(就是用彩色笔圈圈花花看得很认真),然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部分,不过无奈个人政治素养不高,最终也没能拿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分数,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走在路上耳机里面放的是——风中劲草的音频!(这个真的有效,感觉特别洗脑)考场上我的政治卷子答得很满所有框框写的密不透风,生怕有所遗漏,以至于边上的小哥哥写完之后用惊恐的眼光看着我在最后五分钟把剩下的一点空白填满了。个人觉得就算答得不好老师多少会在心理上多点好感吧。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各个题型,阅读是重中之重,没的说。新题型也很容易拿分数(2018的除外),翻译不好拿分,但是尽量写一写。我主要讲一下后期复习。11月:英语的时间开始压缩为每天3.5小时左右,英语阅读依然不能放松,同时小作文在11月中旬左右提上日程,同样也是先研究总结再背,把各种类型的信背2-3篇,上考场就基本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了。12月:背呗。之前的笔记啊作文英语这东西得细水长流,每天都要看,而且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三月初我开始背单词,用的星火那套三本的,背到F后实在背不下去了,这也算是我答背单词的记录了。于是买了本胡敏的阅读200篇,想着在文章中来背单词能记得更劳些,也不会太枯燥。每天做四篇阅读,并把里面的生词全背下来。以后几天背新单词的同时再不断重复背以前背过的单词。这招也还管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这书做完后看真题,感觉单词关基本上是过了。翻译时,我是翻上一段,再对照下书上的译法,看看自己翻的缺陷再哪。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社会学理论”,这是一门需深度阅读和理解的科目。社会学理论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流派,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人的理论。我建议首先要把握每一位理论家的核心观点,理解他们如何解释社会现象。凭对比分析不同理论的异同,深化理解。定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自有的理论框架,这对答题和论文写作都非常有帮助。
“社会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包括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定性研究强调深入理解,定量研究则注重数据和统计。对定性方法,要熟练掌握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技巧;对定量方法,你需理解并能运用各种统计模型,比如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推荐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结合实践真正掌握。
说到“统计”,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你需理解基本的概率论概念,如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以及统计推断中的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特别地,多元线性回归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模型,需深入理解其原理并能灵活应用。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必不可少,因统计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一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阅读,每周整理笔记,每月进行模拟测试,以此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接触和理解。我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凭与他人的交流,开拓视野,提升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