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书籍选择丰富多样,但大纲解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本,建议购买正规版本。忽视大纲解析实则是主次颠倒,它只会指示关键考点,具体表述仍需参照标准教材。政治科目的重中之重是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而言,由于高中时期学的是文科,所以近代史部分相对自信,无需过多投入。我在习题方面选择了陈先奎的2000题,这套题目细致入微,尽管有些显得冗余。挑选练习册不必过于纠结,其实各类图书大同小异。后期我也随潮流购买了20天20题,但这类资料更像是串联知识点,押中题目并不现实。最后,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并自行整理专题极为重要!考研政治的一大特征是与时事紧密结合,尽管五个知识领域各有侧重,但通过当前热点事件可以将它们有机串联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二战时,只把真题的阅读做了两遍,因为,一战时,已经把真题看了5遍,题目真的就是全记住了,这两遍只是在研究文章了。其余的时间我都在大量的做英语阅读。我买了一本《张锦芯考研阅读200篇》和《张剑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下》,两本都做完了,在8月份之前,因为一些事情,压根就没有集中的时间来学习,所以我就把这段时间只安排了背单词和每天两篇阅读上。平时积累:个人感觉作文是要尽早开始准备的,不开始背范文的话,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我是在背过一些范文后再去看阅读的时候,发现阅读中的很多句子完全是和作文主题相契合的,而且句式自然优美,用词也简洁,完全可以用到作文里来嘛,但我这点做的不好,建议学弟学妹可以在做完阅读之后,把一些适合写到作文里的句子摘抄下来,成为自己的作文材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统计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工具,它要求理解并掌握各种统计理论和技术,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在复习时,我认为关键是要理清楚每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过程,特别是把握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和显著性检验的核心思想。实际应用能力也很重要,要能够熟练运用SPSS或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对复杂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不仅要知道如何建模,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阅读和理解学术论文中的统计部分也是提升统计素养的重要途径。
社会保障学科则更偏向于理论与政策。需深入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发展、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重点关注中国的社保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内容。要关注国内外的社会保障改革动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理论学习之余,凭阅读政策报告和案例研究来增强实践视角。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是一个有效的循环。对社会统计学,理论部分需理解透彻,公式和步骤需反复练习直到;对社会保障,理解政策背景和机制,凭案例加深记忆,并尝试分析和评价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能帮助你熟悉考试节奏,提高解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