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对于多数人而言,一周内能记住的知识有限。因此,我推荐等待九月份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公布后再启动复习进程。我个人的第一轮复习策略是,先阅读大纲中每一章的内容,然后完成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相对应的选择题部分,并仔细理解答案解析。虽然我也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但由于该书可能在大纲发布前出版,部分内容可能已过时,所以我主要依据大纲进行学习。这样的第一轮复习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用张宇的18讲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练习题用李永乐的660和张宇的1000题。线代讲义争取6月到七月一个月看一遍。七月到八月看第二遍,不用再看别的书比如全书,看的多不如把一本看会了,多看几遍才能记住,看的多记不住。八月到九月开始做660和1000题剩下的部分,九月上半月把这两本书的不会的题再看看,下旬就开始做真题。用张宇的30年真题大全解,把30年真题从头做一遍,快的一天一套,慢的三天两套,做完一定要将不会的整明白。前十五年的不用掐时间,后十五年的尽量掐一下时间做,从十月中旬开始做后十五年的题第二遍,到十一月中旬开始做模拟题,做一下张宇的8套题,有时间再做一下4套题,考前3-5天左右要全真模拟一下,买上答题卡掐时间做模拟题或做过的真题都行,练的是准确度和考试氛围。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词汇书,选择并不严格,我当初使用的是何凯文的书籍,还有一本绿色封面的,但我强烈推荐李剑的词汇书,你们可以找来看看,它的特点是将同义词归类在一起,可惜我当时没能坚持看完。如果要求不高的话,随便挑选一本开始背诵都行,早晨或临睡前的记忆效果更佳。暑期开始时,可以着手做张剑的黄皮书阅读理解,除了作文部分,其他应该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每套真题都需要用心对待,至少做两到三遍,并且要善于归纳自己常犯错误的类型。此外,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是有帮助的,例如,考研阅读的题目通常按照文章顺序设置,建议先读题(不必看选项),然后对应原文相应段落,当然,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是关键。推荐购买一本解析长难句的书籍,听说何凯文的很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连接环境科学与化学的重要桥梁,它主要研究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包括污染物的生成、转化、迁移和降解等。所以,基础知识的牢固是至关重要的。你需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定律以及酸碱平衡这部分的内容,它们在环境化学中经常被应用。
理解和掌握各类污染物的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大气颗粒物的形成机制、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路径等。这些知识点需凭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来深化理解,多做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
再者,实验部分不容忽视。环境化学的实验主要是观察和验证理论知识,例如水质分析、气体分析等。理解实验原理,熟悉操作步骤,能解释实验结果,这些都是可能出现在试卷上的题目。实际操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抓住,实践出真知。
关注环境热点问题也是提升分数的一个好办法。如全球气候变化、雾霾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它们都涉及到环境化学的知识。阅读相关的科研报告或者新闻报道,不仅拓宽视野,也能帮助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思考。
复习过程中,建议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补充。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这对长期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