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离考试只剩一个月我才开始准备政治,购买了包括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以及他的八套模拟题等资料。然而最让人沮丧的是,我背诵了蒋中挺的最后五套卷,结果大题目全无命中,考试时只能自创答案,想起来就心酸。当时真怕政治科目过不了,真是幸运逃过一劫。所以选对最后阶段的模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强烈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听说历年都相当靠谱,熟记后及格绝对没问题。毕竟政治再高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总结来说,对于政治备考,个人认为关键是牢记最后几套题。附注:肖秀荣的《1000题》做两遍足矣。第一次我是一章讲解完后做选择题,第二次重做时将错误涉及的知识点在精讲精炼中标注出来,后续复习只需关注标注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投身于英语复习之中。我创建了一个专门的复杂句子笔记本,挑选其中的生僻词汇和难解短语进行翻译,并通过查阅解析来理解,每日坚持一句,大约耗时6到8分钟,直到六月份未曾间断。这期间我一直致力于词汇的记忆,但不得不承认我在这一环节有些漫不经心。起初,我硬着头皮翻看了一半的单词书,后来实在难以忍受,便下载了“百词斩”应用,每天设定一定的词汇量去记忆。尽管这个过程颇为枯燥,但我还是每天坚持不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最终的结果是,我对这些单词有了大致的印象,但并未真正掌握。对于真题,需要不断重做,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短语,我会立即记入笔记。历年真题中总有一些词汇反复出现,而那些精彩的句型和表达则被我摘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英语的学习必须多加实践,每天都应练习阅读和记忆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重点在于理解元素周期律、配位化学、晶体结构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核心概念。我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凭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将各个主题和子主题相互关联,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做大量的练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关键,尤其是计算题,要熟练掌握各类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平衡常数计算。
接着,有机化学,它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理解官能团、反应机制和立体化学是关键。我建议使用记忆卡片来帮助记忆各种反应类型和条件,动手合成路径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反应过程。对复杂的立体化学问题,构建三维模型会有很大帮助。
物理化学,它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内容。这部分需较强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我建议先理解基本原理,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这些原理。例如,对热力学定律,不仅要公式,还要明白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对量子化学,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分子模拟,以直观理解电子排布和分子结构。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挑战,但它们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尝试找到不同科目间的交叉点,比如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或者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原理如何解释有机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这样的横向联系不仅能深化理解,也有助于应对综合性的考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