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7月底8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同时配套《1000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9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1000题》。刷完以后差不多到11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初,我主要是肖秀荣的书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12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可自七八月起始,首先回归教材,深入学习并掌握各种解题策略。接着,结合考试重点进行复习,并逐步整理个人的学习笔记,以便日后查阅。对于高等数学的历年试题,应打印出来,多做模拟练习。尽管许多人觉得这些题目容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能得满分140分的人并不多,这足以证明其难度。务必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当你完成所有题目后,你会察觉到命题其实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愿意,你可以将每套试题中相似或相关的题目整理在一起,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这个我一定要重点说,因为我自己准备得太晚了,一定要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我误以为自己英语还不错!!!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不记得单词了,语法什么我都懂,把单词记回来英语也差不多回来了!!!结果,八月份我在那儿默单词默了一个月就是不提笔做阅读!后来9月中旬我买了一本阅读理解回来感觉挺难的不会做单词也跟没记似的。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边做阅读边默单词!!!!!!单记单词根本没用,而且记得把阅读里的常见单词挑出来记,那些词常考。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我就一直在那儿怪书难,于是我每天坐在那儿愁眉苦脸的做阅读,两本书的打击让我怀疑自己英语真的很差劲了,之后加强这部分的学习,最后考试成绩也算是比较满意了。建议大家一定要早早复习!!!血泪教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生态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环境污染的来源、类型、影响机制以及防治策略;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特别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理论或模型,如地球系统模型或食物链网络,要尽量凭画图或模拟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我会在每个章节学习完后,列出关键点和自有的理解,这样既能检查学习效果,也能为后期复习提供便利。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环境科学原理”不仅仅是理论性的知识,更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关注最新的环保政策、科研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新闻报道,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训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如何评估一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或者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案,都是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应用题型。
再者,做题和模拟考试也不可忽视。凭历年真题,你了解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定时模拟考试,能帮助你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价值。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难题,分享学习心得,不仅激发学习热情,也有可能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