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主要依赖记忆。由于我在一战时自视文科背景,许多知识点在高中就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反而成了我的弱点,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二战期间,我深思熟虑后,在考前半个多月狠下心来投入背诵和理解。总的来说,面对政治,我采取了最直接但或许也是最实用的死记硬背法,这可能是大多数考研者不得已而为之的有效策略。当记忆了一定量的政治内容后,我会每天配合做一些相关的选择题,以强化记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次使用铅笔作答,完成后再擦除重复练习。第二次,我标记出错误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标注相关部分,随后集中精力复习这些内容。第三次,我专注于那些曾经做错的题目,以深化印象,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我从九月底才开始政治复习,因为开始得太早可能会忘记之前记住的知识,而且也会浪费时间。接近考试时,除了做选择题,我还练习了主观题,这样可以保持在考场上的答题感觉。以前老师曾告诉我,考研政治要把所有空白处都填满,这也是一个经验之谈,至少阅卷老师不会觉得你没什么可说的。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的时候买了宇哥的1000题来做,题目挺有难度的,过完会觉得自己的解题思路技巧有提升。关于数学,我最推荐的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如果你练得熟悉的话,考试时间非常足够的,我还是提前就做完了,然后检查了两遍才交卷,数学一定要非常扎实的基础。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我觉得就是混脸熟。就是不停的刷,混脸熟,这个基础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做的。一天刷500个单词(只是刷单词,混脸熟),前期很慢,后边越来越快。刷了三四遍,没看到一个单词我就能相应的想到一幅画面,知道大致意思。单词就这样利用课余时间背了三个月,每天一个多小时。到后期很少看单词,就是做真题时遇到生词感觉会用到的在加深记忆。真题从97年开始反复做,我也忘了做了多少遍了,但是要记得留几套给最后一个月模考。有的人会采用翻译阅读的方式来复习,我试过一天就放弃了,觉得太浪费时间,具体还是看个人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无机材料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硬度等,以及各种无机材料的分类和特性。例如,氧化物、硅酸盐、氮化物等各类无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这些都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
深入研究无机合成与制备过程。这部分涵盖了各种化学反应原理,如固相反应、液相反应、气相反应等,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气氛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帮你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
再者,对无机材料的性能分析和表征技术要有所了解。例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实验结果,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示理论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凭阅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联系起来,有助于深化理解。定期做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复习巩固。
建立一个学习小组也很有帮助。大家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互动学习能提高效率,也在相互激励中增强学习动力。
,坚持是关键。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学习需时间和耐心,保持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学习,持续积累,你会发现自有的进步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