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始于夏日假期。初次阅读教材时,进度较缓且注重细节,第二次则是为了查找遗漏并弥补不足,第三次则是为了进一步稳固知识。我使用的资料全是肖老师的系列,涵盖了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以及最后的肖四、肖八套卷。接近尾声时,大概是十二月中旬,我购买了一些预测题,主要集中于选择题部分,而论述题我自我感觉解答得尚可。有种说法是,掌握选择题就掌握了大局,因为它是最能拉开分数的部分。相比之下,论述题的差距不会太大。对于论述题,我仅背诵了肖8和肖4的重点版本,因为完整答案太过庞大,考虑到后期时间紧迫,简化版更为实际。在冲刺阶段,购买一些预测题来做选择题以检验自己的盲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复杂句理解和阅读策略。对于词汇,如果你的基础扎实,不刻意记忆也能应付;至于复杂句,可参考“考试虫”的相关书籍,虽然可能有些生僻单词,但它对句子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适合初期提升阅读理解。另外,张剑的考研阅读模拟题集非常接近真实考试,值得推荐。阅读策略则需要通过研习历年真题来培养,张剑的真题集因其优质内容而备受推崇,重点在于理解解题思路。
针对考研英语,共有五个题型。首先是完形填空,这主要依赖于日常积累和语言直觉。若有余暇,每日练习一篇或许有益,但我个人并未尝试,仅深入研究过真题。其次是阅读理解,它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尽管某些答案可能存在争议,但大部分都是合理可行的,关键在于充足的词汇量和大量阅读以增强基础,更进一步则是洞悉命题者的思考方式,即运用反向思维,了解对手方能常胜。
第三种是新型题型,初次接触可能感觉难度适中。接下来是翻译题,我个人认为这是最直观的部分,主要考察词汇和短语掌握,考场上的确知道什么就写什么,即便不懂也要尽量编出内容。最后,作文部分分为大、小两篇,虽说大家可能写得相似,但依然有机会获得高分。据说有些考生凭借预先准备的模板取得了好成绩,只能说他们运气不错,毕竟不能每次都遇到原题或未被识别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不仅需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如唯物主义历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更要求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我建议,首先要精读原著,尤其是《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关注时事热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
是西方哲学史,这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的课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再到现代的尼采、海德格尔,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值得深究。我的学习方法是,按照时间线梳理哲学家的主要观点,理解他们思想的演变脉络。尝试对比不同哲学家的观点,找出他们的异同,这样有助于深化理解。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或论文提高学术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复习阶段,我坚持每日阅读和笔记,每周进行一次系统的知识点回顾。凭模拟试题训练,提升答题速度和质量。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会寻找教授或者学长学姐进行讨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交流就能打开新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的学习并非一蹴就,需时间和耐心。关键是要热爱这个领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思考方式上的改变,这是一种深度的学术熏陶和人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