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要复习太早!政治不要复习太早!政治不要复习太早!因为每年考纲都会边,去年考的知识点今年绝不会再考,而且看的太早战线太长,对于大部分不喜欢背书的人这是很痛苦的,大概八月起步就可以了,有一个专业的指导,复习会更有质量。按部就班该背的背,该记的记,对基本知识有个大体的掌握即可。关键的政治大题,只用肖四肖八完全可以,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把肖四肖八的大题所涉及到的主题熟练的掌握。我的建议是不要贪多,这是我的血泪教训。还有时政总结,看看肖秀荣的就可以。往年真题粗略的看看就可以了,参考性不大,考过的基本不会再考。
考研英语方面:
我给大家理一下我的复习节奏,这个很重要!!!8月下-9月初,一部分用来做英语阅读(先把真题的阅读做一遍,做完我再推荐张剑的真题题源系列来做阅读练习),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好,英语就以做阅读保持语感和手感为主。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建议上半年好好巩固一下词汇。9月中-9月底英语继续做阅读,10月初-10月中英语继续做阅读(没错,就是死磕阅读,其他的都是浮云),10月下-11中英语继续做阅读,对完答案把错题再做一遍(反正我当时就这么多时间,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你们有时间的可以多刷一遍),11月下-12月中英语历年真题做一遍包括作文也要写(我就只有时间做一遍,你们有时间可以多刷几遍,作文2天练一篇,不管写得怎么样,都要保持手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历史不仅仅是日期和事件,是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逻辑。对“历史学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并影响后续历史进程的。例如,从秦汉的统一到唐宋的社会转型,再到明清的闭关锁国,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
深度阅读和分析原始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材只能提供一个基本框架,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各种文献、档案、碑铭等一手资料的研读。比如,你尝试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或者研究明清时期的奏折、文集,从中提炼出自有的观点和理解。
再者,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论也是必要的。“历史学基础”的考察不仅局限于事实性知识,也包括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读能力。比如,你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了解其如何解释社会变迁;也接触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解其对传统叙事方式的挑战。
实践性的应用也不能忽视。参加学术讨论、撰写论文,甚至进行田野调查,都是提升历史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凭这些活动,你锻炼自有的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划分好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并保持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和心得。我也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期刊、在线论坛,扩大知识视野,跟踪学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