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业设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8月之前,尽量不要投入过多时间,主要是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近现代史等内容。进入9月后,应开始全面深入的学习,此时需依据大纲进行,同时要做1000题的练习,我重复做了大约三到四次,对正确率感到较为满意。当八套卷发布时,可以用来做模拟测试,评估自己在选择题上的得分能力,并找出知识盲点。此外,其分析题也可用作参考,以掌握答题策略。到了12月初左右,四套卷出台时,需要严肃对待模拟试题,尤其要把分析题全部背熟。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过一遍课本,有时间则完成1/3的习题,选择经典的课本或者本校的课本均可,有些章节不考,可根据前一年考纲划掉。其中高数建议必看课本,课本有难度的可以看看汤家凤,张宇,李永乐或王式安的辅导书。时间还比较充裕的同学就可以着手全书。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安排时间。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汉语: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良好,但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写作部分,我购买了词汇书《红宝书》以及某品牌的阅读理解练习册(200或200篇)。我还使用了张剑编著的《黄皮书》,涵盖了阅读基础到提升的篇章,以及他的新题型和翻译专题训练。此外,我还练习了张剑的100篇作文,并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备考策略颇为有效。
在作文方面,我收集了一些作文素材,并参考了朱伟老师的书籍,针对各种主题进行了分类,如辩论类、贡献类、环保类等。我挑选那些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的例子,以减少记忆负担,一个例子甚至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复用。对于大作文,建议原创,避免依赖模板,不过可以借用一些框架结构。遗憾的是,尽管我购买了朱伟老师考前的作文小册子,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充分研读,小作文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首要任务是练字,尤其是手写印刷体,因为它对作文分数影响极大,而此时还来得及,若等到开始学习作文时才着手练习,那就太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机械原理涵盖了许多基础理论,如机构的组成、运动分析、力分析等。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因它们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例如,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这些都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需熟练运用。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机械原理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凭实例来加深理解和应用。你尝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模拟实际机械的工作过程,这样既能帮助你理解复杂的机械运动,也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能够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
再者,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的结合。在机械原理中,动力学部分尤为重要,包括动力学的基本定律、瞬心法、动能和势能的转换等。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数学功底,特别是矢量运算和微积分的应用。静力学则主要涉及到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等,这两方面都需进行综合性的思考。
重视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的能力。机械原理往往需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用解析或数值方法求解。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所以,当你面对复杂问题时,要有条不紊地分析,逐步建立模型,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