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购买的政治学习资源相当丰富,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肖秀荣的一千题、肖秀荣的八套预测卷、四套冲刺卷以及最后的五套冲刺卷。我没有专门去背诵,只是专心地完成了两轮肖秀荣的一千题,做完后对其中的知识点已经非常熟悉。对于政治这门科目,得分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选择题部分,只要多花时间努力,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主观题,关键是要书写工整,内容充实,紧密联系题目所给素材。肖秀荣的《一千题》做两次就足够了。第一次,我会在看完每章精讲后再做选择题;第二次重刷时,我会在精讲精炼中标注错误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后期复习时就专注于这些标注的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方面,3月份的时候我就把真题打印了一份,当时就是一边背单词,一边做真题,没有系统做,就当成练习,错的惨不忍睹,阅读平均错3.5个,但每做一篇真题文章,我就会仔仔细细把文章搞透,单词查清楚意思,在文章中的用法,难句弄清楚句式结构,自己把它翻译出来(有人可能觉得真题很宝贵,不能随便做,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我当时从来没用真题模拟过)。按照这种方法坚持到暑假,也有了不小提高,阅读能达到错1~2个的水平了。暑假开始准备的作文,买的朱伟的作文书,感觉这本书很水,不过也看完了,每天早上也会背一篇。暑假之后我在英语复习上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单词还是坚持背,真题还是坚持刷,还跟原来一样,死抠每一个单词,句式。10月底的时候真题抠的差不多了,我买了一本阅读黄皮书提高版,也是当做考试严格模拟,4篇阅读尽量在72分钟完成,最多不要超过80分钟。之后的时间(10月份之后),我就一直是抠真题和阅读模拟交替进行。每天吃过晚饭的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进行写作练习,自己随机想一个大小作文题目(觉得有出题可能的),然后开始写,也是模拟成考试的样子,规定时间(大概5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试。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基础的公共课——英语和政治。英语是我每天必修的一门课程,词汇积累是关键。我推荐使用“扇贝单词”或“百词斩”等App进行日常学习,并坚持每天阅读英文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政治,我主要依靠大纲解析和历年真题,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在冲刺阶段帮助很大,一定要认真对待。
专业课的学习。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化学、地理等多个领域。我建议先从《生态学原理》这本书入手,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凭阅读SCI论文,了解前沿研究。自然地理学则更侧重于地表过程的理解,如气候、地貌、水文等。我用的是《自然地理学》教材,配合《中国自然地理》进行深入学习。理解并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凭绘制地图来加深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把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成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多做真题,模拟考试环境,有助于适应考试节奏,找出自有的弱点。
对实验和实地考察部分,我建议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华东师大有丰富的实践基地,提前联系导师或者师兄师姐,争取机会参与其中,这不仅能提升实践操作技能,也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自己,就一定能到达终点。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学习节奏,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方法,坚持下去,成功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