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复习的过程中,政治的内容毕竟多而且杂,自己看很容易没有条理,陷入看一遍忘一遍的痛苦之中,有老师带着学会好很多的。大纲也不一定要买,可以选择肖秀荣的辅导讲义,这个有一本就行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但是风和肖八肖四是必须要买的,至于时间安排我觉得是不可以晚于9月中旬的,前期熟悉大纲内容,做习题就可以了,大题这段时间可以不看,每天时间不宜过长两个小时,因为我时间太紧大纲到了思修就不看了,直接看的风,后期主要看风丛劲草(多数内容需要背下来的),这时候大纲当“词典”使用,肖八肖四要非常认真的做,肖四是重中之重,临近考试市面上会有很多模拟题什么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最后把肖四全部背下来就可以了。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要重新接触英语并找回感觉,我会建议挑选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于深入,做题、看答案,关键是理解解析,找出错误所在。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个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稍难,仅作为练习阶段使用。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的基础训练篇虽然题型与真题有些相似,但有时答案缺乏信服力,因此只完成了一些单元。而提高篇据同学反馈,生词量较大。我在八月开始做起1991年的真题,直至2000年前的都当作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做题,查看准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写下含义,对照标准译文校对。这个步骤很耗时,但很有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困扰,但坚持下来,几年后你会看到显著的进步,同时提升了翻译技能,无需额外花时间练习。完成1992-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做2003-2008年的真题,同样流程,但在翻译上更加自如,尤其是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复杂句子,翻译准确度和理解阅读答案的能力大幅提升。我预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用于最后一个月的自我评估。这样做完一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淡忘,所以请放心大胆地做真题。在第二轮中,重点是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错误类型是什么。同时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主题。此轮结束后,开始第三轮,快速浏览文章就能把握整体框架,继续做题。实际上,若能每天专注投入,加上词汇记忆,时间并不会过多。所以提前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坏处!最后一轮,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增强阅读感。最后提醒,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准备作文的同时,切勿忽视阅读,至少每日要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种方法可能费时费力,短期内成绩进步不显,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实际经历和最终分数来看,确有一定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工业设计工程”,这是一个融合了艺术、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制造工艺等。在学习时,你需深入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用户使用体验的全过程。特别重视实践操作,尝试凭模型制作或3D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Rhino)来实践设计理念。人机工程学的知识是设计中的重要考量,要熟练掌握人体尺寸、动作范围和舒适度等相关数据,确保设计出的产品符合人性化需求。
“工业设计命题设计”则更侧重于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个科目通常会给出一个实际的设计题目,需你进行市场调研、用户研究,提出独特的设计方案。在这里,我建议你多关注社会热点,洞察消费者需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你凭参加设计工作坊或者自我设定小项目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好的手绘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你在早期阶段快速表达和迭代设计思路。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定期做模拟题,这不仅检验知识掌握程度,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找到历年真题进行分析,了解出题趋势和重点,这对考试成绩提升有很大帮助。团队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凭交流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开拓视野,激发新的思考。
保持对设计的热情和对行业的敏感度,不断跟踪最新的设计动态和技术进展,这对专业成长至关重要。考研只是开始,真正的学习在于持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