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初期,主要精力应放在选择题上,而到了复习后期,可以开始关注蒋中挺的冲刺重点必背内容,这对选择题很有帮助。至于大题,早期无需过多关注,临考前一周全力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就足够了,不必逐字逐句死记硬背。我个人的方法是将大题分解为各个关键点,学习肖秀荣如何回答,抓住得分点来撰写答案,通过四套试卷的练习,就能掌握得很好。记住那些标准表述,在考试时不论遇到何种问题,都能自如应对。通常来说,选择题的得分乘以2,大约等于你的最终成绩。在政治科目中,多选题至关重要,每个选项价值2分,排除明显的错误后,剩余的通常是正确答案,但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除外。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研数学的学习中,确实有些章节难度较高,深入研究会发现其复杂性不容小觑。然而,当前的考试趋势已较少涉及这些过时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这部分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适当调整。到了九月,持续做题是必要的,但此时还在做1000题可能需要自我反省。对于做错或不懂的题目,建议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明确自己的错误点、关联的知识点以及个人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所以掌握好单词,英语自然就比较容易一点。有六级英语铺垫,英语感觉比较轻松。一定要记得:单词和阅读必须同时进行,因为这样会运用单词,单词记得更牢固。当时听老师的话,一个月做一套英语卷子,把每个单词都记牢,把每道题都弄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单词,是可以出现在题干中的。题干,就是阅读的问题那部分。这种单词一般表示态度、进行判断什么的,很重要。因为阅读文中的单词,不会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而题干中的单词一旦不明白意思,或者感情倾向,基本上就要靠人品了。所以这类单词要特殊注意一下。有人曾经推荐过后期专门做题干的整理,可以借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经济学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核心概念。例如,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等。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
掌握模型和理论。现代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消费者选理论、生产函数、IS-LM模型等,都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并能够绘制和解释这些模型,对解答分析题至关重要。每个模型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这将帮助你在实际应用中避免错误。
再者,强化计算能力。无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还是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都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扎实的微积分基础和对经济变量敏感的理解,会你在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时游刃有余。
关注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现代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它也关注如何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阅读和理解经济学论文,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会提升答题深度和广度。
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凭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你找一些历年的试题进行练习,或者参加模拟考试,这将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