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高中是学理科,所以复习时候为了保险,八月中旬就开始复习政治了。复习的时候马原和毛概基本都是靠老师给讲明白的orz,然后反复看书和刷1000题,9月初开始看肖秀荣,出了大纲又看了大纲。1000题很有用,第一遍不要乱涂乱画,因为要刷上三遍。风中劲草的选择题出的太偏。后期市面上能买的模拟题我全买了,刷了选择题,发现还是肖老师的最顺手,任汝芬的也不错。背书的话,肖四是必须的,肖八先出,跟肖四相同的很多,也可以先背。另外有20天20题。最后那一个月,全是在背,感觉大脑不够用了。直到考前一个月开始做冲刺卷,背诵大题。政治按部就班地复习,就不会出错。前期政治复习时间不能太长,不能挤占专业课和英语课时间。越到考前,越要加大政治复习时间配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政治属于一门可以“突击”的考试科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三月起着手准备英语复习。首要任务就是积累词汇,这是极其关键的步骤,因为词汇量不足将严重影响英语考试的成绩。考研英语主要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文到中文)以及写作。即使到最后无法准确拼写出每个单词,但至少要做到能识别它们,确保在阅读理解部分不失分至关重要。在此推荐使用百词斩app,如果你刚决定考研却不知从何下手,那么开始背单词肯定只有益处没有坏处,每天坚持记忆100-150个,这样你在日后阅读时会有显著的进步。此外,我购买了一本大绿皮书,在九月之前,我通常保持每天学习两章的速度,进度稍缓,标准较高,起初可能会觉得困难,但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我可以提高到每天四章,加快速度,放宽要求,只要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首先,艺术原理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等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而不仅仅是记忆。我建议你多读原著,比如康定斯基的《艺术与形式》,这样可以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同时,关注当下艺术动态,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和运用艺术理论。做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化成自己的语言,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其次,和声与曲式的学习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分析。和声是音乐的灵魂,理解各种调性和声结构是基础。我建议从基础和弦开始,逐步掌握调内和声、转调和声等。同时,结合实际乐曲进行听辨训练,提升你的耳朵对和声的敏感度。曲式的学习则更注重结构分析,如古典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我会推荐你分析经典作品,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中领悟曲式的构建逻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制作思维导图对于整理知识点十分有帮助,特别是对复杂曲式结构的理解。另外,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模拟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和声分析或艺术原理论述题,能有效提高应试能力。最后,这两门课都需要长期积累,不要急于求成。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持续不断地深化理解,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音乐是一门需要热情和耐心的艺术,希望你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能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