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以后大四上半年不像其他学校一样专心复习就可以基本没课,我们学校课比大一大二还多,超级难过,所以每天有时间就会复习看书,政治后面几章内容比较好看,而且我平时又喜欢看一些历史,所以比较容易,十月底左右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因为肖秀荣八套卷也就是平时说的肖八十一月中旬才出,所以我又把之前一千题上的错题过了一遍,还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做肖八了,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肖大也说过,肖八主要是查漏补缺,所以难度会比真题稍微大一些。至于分析题,因为我高中理科生没学过哲学,所以第一道马原大题的原理还是比较难,但是同学高中学文科的,可以问他们,或者查书上的原理对着来,熟能生巧,常考的也就那些,多练几道就差不多了,考场答题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才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然后就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总结,这个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是很难悟出来的。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在写作训练方面,许多人往往轻视作文,认为临时抱佛脚,背诵几篇文章就能应对考试,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重视写作并投入实践,将有助于提升分数。在提高写作技巧的过程中,熟读和背诵是必要的步骤,然而,关键在于如何将所学转化为个性化且自然流畅的文字,摆脱模板的束缚。这需要定期练习,比如每周完成两篇限时作文,完成后与范本比较并加以修饰。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就足够看到进步。对于英语作文的学习,尽管有很多作文书籍可供参考,但我并不推荐单纯依赖记忆模板。最好是亲自撰写句子,我将其称为“模式句”。多尝试创作,灵活应用,这样面对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都能游刃有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基础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它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也涉及到地球系统科学、气候学、地貌学、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子领域。在复习时,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气候学,理解气候变化的基本原理,熟悉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对地貌学,要理解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过程如何塑造地球表面。
理论知识的掌握需配合实践应用。比如,在学习人口地理时,不仅要理解人口增长模式,还要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了解并掌握基本的GIS操作,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地理学基础的复习并非孤立进行,它与其他科目如地球化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都有交叉。构建一个跨学科的知识网络是必要的,这样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定期复习至关重要。你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提高记忆效率,也能帮助你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做题和模拟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论坛讨论等,这些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不同的视角,帮助你深入理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