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系列(包括1000题、历年试题及知识点手册)——1000题搭配专用的红宝书来操练,做完后紧接着通过历年真题继续深化(据说每年都有重复题目,你们都清楚)。至于知识点,就是需要大量背诵,特别推荐2014年那本小册子,它将选择题与大题分门别类,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使用体验极佳。对于政治主观题,我个人坚信肖四必须深入背诵且熟练掌握,因为肖秀荣教授的实力毋庸置疑,就算没预测到原题,你记忆中的素材依然能派上用场。不过,别只寄希望于肖四,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留出一小时去记忆其他来源的大题资料,例如徐涛老师的课程,今年我就额外背诵了一些关于十九大的专题和其他专题内容,即使记得不全,在考场也能灵活运用一点半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可自七八月起始,首先回归教材,深入学习并掌握各种解题策略。接着,结合考试重点进行复习,并逐步整理个人的学习笔记,以便日后查阅。对于高等数学的历年试题,应打印出来,多做模拟练习。尽管许多人觉得这些题目容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能得满分140分的人并不多,这足以证明其难度。务必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当你完成所有题目后,你会察觉到命题其实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愿意,你可以将每套试题中相似或相关的题目整理在一起,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感觉自己英语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三遍以上,真题不是光把答案弄明白就算完了,一定要把阅读理解上的每一句英文(原文+选项)都要弄懂,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个选项,都要弄清楚。真题最好从远到近的做,如果感觉自己英语基础很差的同学,可以多写写作文,让人帮助修改,一篇作文多次修改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强单词的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流动稳定性等内容。流体静力学主要关注的是在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压力分布规律,如帕斯卡定律和浮力原理等。流体动力学则涉及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性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以及伯努利方程等。这些基本理论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需扎实掌握。
注重实验和实践。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流体力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更依赖于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比如,凭风洞实验直观地理解流体的流动特性;凭分析管道中的流速分布,能更好地理解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多做实例分析,动手进行相关实验,能够帮助深化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熟练运用计算工具。无论是手工计算还是使用软件模拟,如FLUENT或CFD等,都是解决复杂流体问题的有效手段。学习如何设定边界条件,选合适的求解器,以及解读结果,这些都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不断刷题和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都作为练习材料,凭大量的习题训练,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定期回顾知识点,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仅激发思考,还能发现自有的盲点,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