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九月启动复习,既不必急于求成,也不宜拖延过久。一方面,我害怕无法达到分数线;另一方面,如果太晚开始,随着考试临近,压力会逐渐增大,可能干扰我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有序起步。我的主攻资料是肖秀荣系列。初期,我每天研读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练习。我会在专注专业课程的同时匀出时间给政治学习,以免最后阶段感到紧张无助。这个阶段大致在十月底结束。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多次回顾精讲精练,并辅以红宝书,帮助加深记忆。随后,肖老师发布了形势政策和肖八、肖四。尤其是肖四的大题,几乎每个考研人都是必背的!总而言之,跟紧肖老师的步伐,熟记肖四,政治科目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每天就是在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我觉得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一战的时候也做过,但到了去年十一月什么印象也没有了,重新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税法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等方面。其中,税法理论是基础,它要求理解税收的本质、功能以及税法的基本原则。这部分需大量的阅读和理解,建议大家多看权威教材,如《中国税制》等,关注最新的税法政策变动,因这部分往往会有案例分析题。
税收制度的学习要深入到各个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了解其计算方式、优惠政策以及特殊规定。这部分内容繁琐但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来熟悉各种计算题型,并对易错点进行专项训练。
再者,税收筹划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去理解其策略和技巧。这里推荐找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不仅提高分析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要注意的是,税收筹划必须基于合法合规的原则,这是考察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际税收是越来越重要的部分,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你需掌握国际税收的基本原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等内容,关注跨国公司的税收问题和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等热点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一是要系统学习,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二是要定期复习,巩固记忆;三是要做足够的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帮助你把握考试的难度和风格;四是要有好的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