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数字表演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新学期伊始,我着手准备复习政治,购买了肖秀荣的全部教材。精讲精练主要涵盖理论内容,然而在通读一遍之后,我的感觉却是:“讲了些什么呢?”实在是记不住啊!由于知识点繁多,初次阅读往往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后发现,他们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如果你感到困惑,也不必过于焦虑。对于政治底子薄弱的人来说,理解理论知识是必须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朋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略过不看,直接进入后期的背诵阶段。政治学习中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得多项选择者得天下!”多选题在考试中占据关键地位。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大家得分相差无几,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多选题的表现。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多加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再三强调,多选题真的非常重要!我亲自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且重复了一遍。此外,政治还包含时事政治部分,这部分需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政策、方针和重大会议等信息。临近考试时,我的老师点出了其中的重点,并传授了一些答题技巧,这对这部分的学习很有帮助。到了备考后期,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模拟试卷,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两本书强烈推荐,答案可以直接用来背诵。我还尝试了蒋中挺的五套卷,也有一些题目命中了,所以建议大家也可以做一做,多做题总归是有益的。顺便提一句,政治大纲实用性不大,没有必要购买。我个人推荐“风中劲草”,它对知识点的归纳很到位,适合直接背诵以应对选择题和部分简答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的关键在于记忆,但不必过早开始,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时间都是安排在上午,上午时间除了背诵一点需要记忆的东西外全都属于数学,暑假的时候中午休息完也会再刷一小时数学题,基本上每天5小时+做数学。我的整个复习重心也是放在了专业课和数学,相比之下英语政治给的时间很少,这从我的成绩中也能看出来⊙_⊙,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要相信,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数学要把《18讲》过一遍;线代、概率强化可以在暑期7月份搞定,但6月前还得适量练题,它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简单,并且今年考研数学可能加大难度,如果掉以轻心,后期这两门进行拔高,时间不充足。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复习思路:有整理的考研词汇串记啊什么的,很不错,可以用。考研单词大概5000个,每天100-200,虽然很多单词我不会写,但是看见我能认识就行,自己在平时做题有碰到的陌生单词也会用查一下然后保存起来。完形填空。这是个在考场上没时间就要弃之的题目,基本不用花时间做,有些小技巧自己做题的时候探究一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这些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每一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在需求分析中,学会使用UML等建模工具是非常关键的;设计阶段则需理解模块化、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编码阶段,你需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并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测试阶段,了解各种测试类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以及如何编写测试用例;软件的维护和更新也是重要的一环。
软件过程模型,比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螺旋模型等,这些都是常考的内容。你需理解每种模型的特点,知道何时适用何种模型。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也需扎实掌握。
再者,软件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标准,如ISO 9001、CMMI等,这些都会出现在考试中。了解并能运用这些工具和标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动手做项目、编写代码,甚至参与到开源项目中,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实际运作。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凭模拟试题或者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