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以后大四上半年不像其他学校一样专心复习就可以基本没课,我们学校课比大一大二还多,超级难过,所以每天有时间就会复习看书,政治后面几章内容比较好看,而且我平时又喜欢看一些历史,所以比较容易,十月底左右把精讲精练看完一遍。因为肖秀荣八套卷也就是平时说的肖八十一月中旬才出,所以我又把之前一千题上的错题过了一遍,还做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做肖八了,不要过分在意分数,肖大也说过,肖八主要是查漏补缺,所以难度会比真题稍微大一些。至于分析题,因为我高中理科生没学过哲学,所以第一道马原大题的原理还是比较难,但是同学高中学文科的,可以问他们,或者查书上的原理对着来,熟能生巧,常考的也就那些,多练几道就差不多了,考场答题时候一定要结合材料才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参考书目:基础教材四本、张宇的视频、(粉色)复习全书、张宇题源1000题、张宇真题大全解、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合工大五套卷。这样一直到9月中旬,做完了660,全书又刷了一遍,开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做真题,真题我用的张宇的30年真题。因为中间有时因为学校的事会耽搁一下,所以直到10月份末,终于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接着我又做了数一和数二的张宇30年真题中数三部分,还蛮有收获的,合工大的历年模拟题(超越)我也做了一些,但当时觉得太难,所以做得不多,大概10多套左右。其实我觉得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三月起,由于基础知识较弱,我选择了一本最厚重的词汇书,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来记忆单词。我通常会在每次自学时先花至少一个小时背单词,一天重复三次。每个人记单词的方法可能不同,毕竟你们在准备四级或六级考试时也应该有过类似经历。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单词学习应用作为辅助工具。我会通过研读往年的真题阅读,逐句仔细推敲,然后在完成后尝试何凯文的《最后六套卷》。这可能会让你在考试时感到信心满满,尽管准确率不一定会很高。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练习英语,一天也不能落下,记住,绝对不能停!遇到不懂的句子,就一字一句地查阅,逐步拆解,直到彻底理解其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对于写作部分,如果你们在北京考试,我不推荐依赖模板,那样分数可能不高。最好是背诵至少五篇真实的试题作文,确保到时候有内容可写,而且务必保证句型和语法的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是基础,算法设计和分析则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我会推荐大家多做LeetCode或HackerRank上的题目,实战中提升自有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算法导论》这本书是必读的经典,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算法的本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心脏。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以及熟悉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现代操作系统》一书详细阐述了这些内容,凭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模拟程序,加深理解。
再者,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TCP/IP协议栈、HTTP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需扎实掌握。《计算机网络》(Andrew S. Tanenbaum著)是经典的教材,配合Wireshark这样的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践,帮助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运作。
数据库管理和编程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SQL用于数据处理,理解其查询语句和优化技巧是基本功;至于编程语言,C++、Python或Java都是常用的选,理解其语法特性,熟练编写代码,是应对实际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主动学习,不仅仅是看书,更要动手实践。凭编程项目,模拟实验,参与开源社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团队合作和交流讨论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毕竟,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深入理解并应用计算机科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