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有文科背景,高中时期的政治基础也扎实,因此在复习政治方面并未感到太大压力。大约在7月底至8月初,我便开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以检验对概念的理解。到了9月底,《精讲精炼》阅读完毕后,我又重新做了遍《1000题》以巩固学习。进入11月,我就专注于准备论述题部分,主要依赖肖秀荣的书籍,这种方法对我来说颇有帮助。同时,我也开始关注时事政治,今年的政治重点比较清晰,这为我节省了不少精力。12月,我开始做各类冲刺卷,目的是接触更多的题目,从中提炼出论述题的共通点。我侧重于做选择题,以便发现自己的知识空白,并迅速填补。我没有大量背诵冲刺卷的答案,而是集中记忆可能成为论述题的重点内容。各个冲刺卷的论述题实际上反映了老师们预测的重点,但并非所有重点都会转化为论述题题目,所以有针对性地记忆一部分知识点很有必要。最终,尽管政治成绩不算顶尖,但也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考研数学方面:
7月底—9月中上旬(大概哈),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最好用同济版的)过了一遍,同时把课后习题也做了一遍(做课后题比较费时间,可以选做部分),期间还看完李永乐和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我看的比较细,所以进度相对较慢,也只看了一遍。)。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既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失败的源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关注两点:一是学会如何快速浏览与深度研读相结合;二是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文章的深层含义。起初,我在阅读方面同样表现欠佳,初次尝试真题后便发现自己成绩糟糕。于是,我决定深入剖析问题所在。以真题为例,我会先限时完成一次,接着仔细阅读,摘录生词,并全文抄写,留出空白自行翻译。然后对比原文,找出翻译中的不足并修正。同时,我会标记出复杂的句子、语法规则及短语等,若对文章理解不清,我会为每个段落标注大意。通过这样的逐步积累,我对阅读的理解逐渐加深,词汇量也随之增加,翻译技巧也得到了锻炼。此外,答题时,我倾向于先看问题和选项,再读文章。多数题目会针对某个段落,少数涉及全文。这种方法能让你更有目标性地寻找关键句子来找到答案,而这需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热力学是理解能源转换和动力系统的基础,其核心在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原理。你需扎实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这部分内容需理解和应用各种热力学过程,如定压、定容、定温和绝热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理解热机效率和自然界方向性的重要理论,其中熵的概念是关键。要深入理解熵增原理,并能够计算不同过程中的熵变,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卡诺循环和卡诺效率也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内容,它们为理解实际热机的工作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解。例如,思考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如何符合这些基本定律的,或者电力发电厂的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这样不仅能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也能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对工程热力学的习题,一定要动手做多做。解题不仅是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分析和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遇到困难时,不要怕,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或者寻找类似的问题进行对比学习。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验并重。有条件,参与一些相关的实验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对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