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多项选择题是政治考试的关键和难点,掌握它们的解答技巧也能有益于后续的简答题背诵。因此,复习策略应以攻克多选题为核心。起初,我依赖的是《大纲解析》,这本广为人知的“红宝书”。其权威性在实际考试中才能真正显现,因为很多多选题可能源自书中某个不起眼的段落。然而,它的字号小、内容繁多且结构不易把握,要求我们必须耐心研读。在这个阶段,《大纲解析》与《肖秀荣1000题》并用,我的重心在于理解和标记。我会逐段理解,并突出各类“首要”、“其次”的要点和重要语句。通常是阅读一章后,立即完成相应章节的题目。同时,我会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在《1000题》中做错的部分,以便明确了解考试的重点。
接下来,我继续深入理解《大纲解析》,并回顾之前的错题。这时,我引入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通过它来梳理各章的核心内容,构建个人的政治知识架构。
进入第三个阶段,我开始大量刷题,使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任汝芬的十套卷以及小草的习题集。最后的冲刺时期,我用肖四和任四来检测复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做题的目的在于找出知识盲点,因此《大纲解析》始终是我每天必读的书籍,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归书中深化理解和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从春季的三月起,我就着手数学复习,构建个人的学习框架和解题策略,并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以备后续查阅。同时,建议各位扎实根基,我自身的阅读速度较慢,所以我仔细研读每章的例子和练习题,直到七月才完成第一轮学习。接着进入七八月,我开始接触历年试题,到了十一月的关键冲刺期,我会每日投入约一个半小时专注于数学,保持解题敏锐度。此外,我专攻660题的选择部分,确保理解每题背后的含义。对于数学而言,关键是彻底掌握真题,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因为真题无比关键,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悉其内在脉络和解题策略。务必脚踏实地巩固基础,对待每一道题目都要用心专注。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与我们大学考的四六级考试是不同的体系,不要认为自己四六级没考过,就对自己的英语感到绝望,感到很大的压力。英语的复习没有捷径,但是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料来认真的吸收消化,日日积累,不知不觉中,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考研英语的初期备考首先是词汇,在网上买一本词汇书,回家后利用零碎时间记忆,词汇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记忆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主观想象力,比如把它想象成一个夸张而鲜明的形象,把单词代入到句子中复习,自己造句,通过大声的发音感受这个单词等等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去探索,把单词记忆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另外,备考初期一定要注意长难句的积累,朗读、分析,体会句子的特点,分析句子的含义,强化英语的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部分,核心在于理解市场机制、供需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中,要特别关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模型以及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等。宏观经济学则需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经济现象相结合,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应用能力。
管理学部分,主要包括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内容。组织行为学关注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模式,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对管理至关重要。运营管理侧重于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需理解各种运营管理模型并能进行实际操作。战略管理则涉及企业定位、竞争优势分析和战略规划,需具备全局观和批判性思维。这部分的学习,凭模拟决策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知识框架,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强化记忆。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