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主要看选择题,后期有什么蒋中挺的冲刺考点必背的,记一记选择题差不多了。大题前期完全不用看,最后一个星期把肖秀荣四套卷背完就行,不用一字不落背过。我自己的方法是按着那些大题的点,拆开成一条一条的,看肖秀荣是怎么答题的,踩点写,四套卷子总结下来,肯定没问题了。。把那些套话都记住了,考试时不管什么题目,都能答下来!一般情况下,选择题分数,乘以2,比较接近最后分数。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多选题,一个2分,排除明显错误的,剩下的差不多就是正确选项(马原除外)。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的学习,每个人的体验各异,我本人就对数学颇有兴趣,但我的主要短板在于粗心大意,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劣势。因此,尽管我对每道题目都能形成一定解题思路,却总因小错误而丢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稳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辅导书籍,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购入新的参考书,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刷题来提升数学水平。然而,刷题之余,总结反思同样不可忽视。总结来说,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充足的实践训练。积累基础知识需要持之以恒,最终会形成每天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训练,仅仅理解如何解题并不足够,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如此一来,考试中的失误才会减少。我还购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数学解题方法大全》,这本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但题量极大,如果你对自己的解题速度缺乏信心,建议慎重考虑。即使我认为自己的速度还算快,也只完成了三次。毕竟,题目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很多同学最难的是英语,每年卡在英语线上的人实在太多了,每年教育部只让百分之三十的人过线,这还是扩招之后的。所以英语一定是重中之重啊,我的英语水平不好,所以每天至少半天或者多出半天的时间复习英语,每天早上7点到中午吃饭前一定都是学英语的时间,英语不是突击的科目,需要平时积累,要下足够的时间研究真题!我看的是张剑那本《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很全也很详细,保证考试前看过10遍真题,按方法去做题,理解,有时间在好好做一本练习题,这个不是为了做题技巧,而是去熟悉单词,了解语境和国外的一些事件背景,最后总结一个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让一个英语水平权威的人帮你审核一下,上了考场很管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谈谈数据结构。这门课主要涉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理解并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和特性是关键。例如,链表和数组的区别,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是重点,如排序算法(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等)、查找算法(顺序、二分、哈希)以及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凭编程实现这些算法,帮助你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接下来是C语言。它是一种强大的、低级的编程语言,对理解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C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语法、控制结构(如if-else、switch-case、for、while等)、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指针,它是C语言的灵魂,理解和熟练运用指针你编写出高效且灵活的代码。要注重练习,凭编写小程序来熟悉语法和逻辑,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先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做历年真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模拟实战环境进行编程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难题,不必过于焦虑,多思考、多尝试,往往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