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自己9月份开始看政治,整个考研复习阶段只用过肖秀荣考研书系,这里按照复习的的顺序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知识点精讲精练:因为政治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我自己规定每天细看2章,比较难的章节例如经济啊就看一章,主要还是看章节的篇幅和难度。1000题:在看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每一章看完要及时做1000题,做到巩固的作用。知识点提要:知识点提要是根据当年的政治大纲编订的,这本书比较精华的地方就在几张附录上,我自己把它剪下来带在身上随时看一看,背一背。(做真题之前,我记得我看了精讲精练两遍)讲真题:在上面三本书看完,部分重要内容背完(哲学部分一定要背完!!!这部分就是靠自己)之后,可以尝试做一做真题,先把选择题做完,然后自己在草稿纸上练一练回答大题思路,然后看看详细答案,有没有什么少的点。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部分不光要看书,还要去看一下肖秀荣的官方微信或者微博,他会在上面发布一些补充的内容,大家可以下载打印背诵。考点预测(背诵版):这一本我没有买,我个人认为自己把精讲精练看完比这种粗线条背诵式要强。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也就是第三遍,也可以买来背一背。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两个都是肖秀荣老师的最后精华,大家一定要把每一题弄懂!最重要的是背诵这两个,17年政治真题基本都在这两套里了,我记得自己背了5遍吧,所有的大题答案我基本都记下来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挺难的。复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从寒假开始就先把高数本科的高数课本看了一遍,本科的课本可以更快的帮助自己把知识点回忆起来。开学之后三月份就开始做本科的课本。方法,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过完第一遍课本5月份,时间还早,试了一下复习全书,发现每个题都无法完整做下来,就重新看书认真做笔记,然后每天早上背数学笔记。快放暑假的时候刷完第二遍,发现很多内容老师都讲过,全书做起来非常顺手了。接着进入强化阶段。有各种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的综合,感觉特别好。之后开始做真题,如果要考验自己的水平可以后期买一些模拟题做一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基础,关键认真分析文章,分析作者的意图、感情、大意、细节等等。再次,把握一点技巧(尤其新题型)。作文:有人说作文只要考研前一个月背背就可以了,我觉得不然,写作文要培养感觉,而这不是一个月就搞定的,一开始接触作文,根本不知从何下手,要通过不断的练和背的,而不仅仅是背背就行了!作文可以从十月份就开始慢慢看,培养感觉。我用的是张剑的那本,还是不错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材料物理化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材料性质和反应机理的基础。对这些理论,你需有扎实的理解,能够灵活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来分析材料的稳定性和反应可能性。
实验知识不可忽视。材料科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技能和理解实验原理至关重要。对实验部分,你需熟悉各种测量技术,如光谱分析、电化学测试等,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理解并能解释实验结果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再者,关注前沿动态。材料物理化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最新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你在答题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见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题和模拟考试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凭大量的练习,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也要注意反思错误,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比如自我讲解、制作思维导图等,这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激发思考,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