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在10月1号准时开始复习的,政治红宝书先看了一遍,题没做。看完一遍后,拿1000题开始做,做完一节对答案,不对的做个记号(注明一下:肖秀荣的1000题答案就在题目下端,有利有弊,我建议在做第一遍时拿一个纸片挡着,错的好好看看注解。最终冲刺时已经没有时间每道题都研究了,只能靠印象了)。到了12月份我发现又忘的差不多了,我又看了一遍红宝书,复习了一遍2000题,就基本到1月份了。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让我们从研读《高等数学》的同济版本着手,接着可以浏览李永乐的全书或张宇的十八讲。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研究线性代数的教材,紧随其后的是张宇的线代九讲。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解题策略和思维方式。如此反复研习两三轮,你会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牢记重要的公式、思路和方法。如果有些内容仍然不熟悉,那就再重复一次!然后,进入实战阶段,练习历年真题,并尝试模拟试题(张宇的模拟卷非常值得推荐)。此刻,我们并非盲目刷题,而是深思熟虑题目设计的意图,理解为何这样设置,如何应对,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当你洞悉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胜利就在眼前!十月份开始,专注于真题训练,初时可能会遗忘不少知识点,但这恰是自我检测的好时机,务必整理好错误题集。不同教师编写的真题集值得各做一遍,因为他们的解题角度各异,能拓宽你的思路。到了十一月中旬,建议试试李永乐的6+2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五套题。十二月,合工大的模拟试卷会发布,如果有空,务必完成,因为这些题目往往与真题有所重叠。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张剑的历年英语真题解析,也就是俗称的黄宝书。如果你也是处于想把英语拾起来找点感觉的话,那我推荐你需要找一本不是很难的阅读资料,不需要太深究,做一做,看看答案,但是一定要看一下解析,看一下错误原因。我当时是用的考试虫的阅读,他每个单元有四篇阅读,一篇新题型,前3篇阅读都是简单类,最后一篇是较难。也谈不上好还是不好,就只是一个练手的过渡期。至于张剑的150篇,我是不怎么推荐的。我自己是买了那个基础训练篇,题目设置逻辑倒是和真题有一点点像,可是经常会有答案很难说服人,所以我做了几个单元就没做了,他的那个提高篇,据我同学做的状态来看,就是各种考生词。。。我在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的真题,是从1991年开始做的吧,也算是那2000年之前的当练手,毕竟他比市面上的资料靠谱。先是做一遍,看一下正确率,然后带着看一下错误选项的原因。然后一直做到了2002年。然后就是倒回去做第二遍。我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句句翻译,自己现在原文上面可是大略的写一下意思,然后对照标准翻译,在订正。这个过程其实挺耗时间的,但是有它的好处。在才开始翻译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句序什么的甚为痛苦,可是静下心来,翻个几年,你将会有大收获。还能练翻译,就不需要特地挪时间练翻译了。我在把1992-2002翻了一遍之后,再去做2003-2008,过程和上面一样,可是明显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多了,特别是到2005年之后,几乎不用怎么多写,只需要把一些长难句写粗来,而且翻译的正确率上去了,做阅读看答案也好理解多了。我是特地留了最后三年没做,想要最后一个月测评的。这一遍做完,你会发现第一遍做的答案自己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放心大胆的做真题吧。在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一个大任务就是分析题目,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是什么错误。同时也要分析文章结构,分几段,每一段主要讲什么。这一遍做完后,就开始做第三遍,文章大略看一下就很容易有框架了,继续做。其实,要是认认真真每天进行这些工作,在家上背单词,其实做完这些的时候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早点做真题是没有关系的!最后一遍我就是读真题,大声读粗来,一边读一边想着文章结构,就会有很大的阅读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在最后一个多月主攻作文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掉阅读,因为那个时候怎么的怎么的对真题也比较熟了,再不济每天也得读个一两年的真题。我的这个准备过程是比较耗费心力且短期没什么华丽提升的,但是从身边同学和我的准备和最后分数来看,还是有点效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等代数是数学的基础课程,对专业学习至关重要。它主要涵盖了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矩阵理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欧几里得空间等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需扎实的计算能力,更需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理解线性空间的概念极其重要。线性空间是所有满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标量乘法的规则的集合,这是高等代数的基础。要深入理解它的性质,如零元、单位元的存在性,以及闭合性等。
线性映射和矩阵理论是另一个核心部分。线性映射是将一个线性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线性空间的函数,矩阵是这种映射的一种表示方式。理解矩阵运算的基本性质,如加法、乘法、转置、逆矩阵等,并能熟练进行行列式和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再者,二次型是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应用,涉及到合同变换、正定性等问题。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几何直觉,能够从二维、三维空间的直观理解推广到更高维的情况。
欧几里得空间的学习,特别是对距离和角度的理解,以及内积、范数和度量的概念,这些都为后续的微积分、泛函分析等高级课程打下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的方法是先理解概念,凭大量做题来巩固知识。每学完一章,我会尝试自己复述一遍主要内容,形成自有的笔记。遇到困难时,我会查阅资料,甚至教老师和同学,直到彻底理解为止。我还建议大家定期回顾,防止遗忘,因高等代数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前后呼应,需不断复习以保持清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