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起,我开始研读徐的超级红宝书,纯粹作为阅读素材;对于1000题,我的策略是先凭记忆完成一个章节,接着阅读相应章节,然后再次凭记忆检查答案,对照解析,并理解说明。这个过程结束后,我对政治的整体框架和选择题的考点有了清晰的理解。随后,我开始啃红宝书,尽管内容艰涩,让人昏昏欲睡,但由于之前的预习,阅读还算顺利。我会重读并标注我认为重要的部分。接下来,我购买了小草资料,仔细研究关键点,重复这个过程两次,并与之前做的1000题相结合。之后,我重温了小草资料的关键点和做错的题目。最后的半个月,各种模拟试题如潮水般涌来,我通过这段时间的密集练习来提升自己。在那之后,我专注于背诵时事和复习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最关键的时间来了,每天一套卷子!先做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预计用时29天,做完第一遍后,做第二遍预计用时20天左右,然后张宇的预测8套卷,用时8天接下来,真题第三遍!不要做张宇的了,做李永乐的那本真题详解,只做06年到19年的,前面的年份不用做了。预计11天,之后张宇最后4套卷。之后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根据前人总结及自己的感悟,其实英语就是“单词是基础,真题是王道”,“考试也就是阅读+作文”,把这几项准备好,英语想考个满意的分数就不难啦。另外,英语最好提前准备,大家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英语了,也知道它不是一两天的突击能提高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不断重复循环。所以暑假之前那一个学期没事的话,英语的准备可以开始了。而且用在英语上面的时间是随着考研的临近日益递减的。前期的话会花个4个小时左右,中期也就3个小时,到后期临近考研由于有作文的加入,估计需要1个半-2个小时左右。大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基础是这个专业的重要基石,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者,如消费者、企业和市场如何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在学习这两部分时,理解并掌握供求模型、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国民收入核算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至关重要。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概念是基础,需熟练运用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工具的理解和应用是关键。对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深入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经济学的有效方法。凭阅读最新的经济研究报告,了解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事件的影响,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案例问题和进行模拟经济预测也能提高分析能力。
再者,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不容忽视。经济学是量化科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知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经济学模型。例如,供需模型中的弹性计算,或在宏观经济学中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持续的复习和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并提升答题速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有助于深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