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的最终阶段,关键就是牢记肖8和肖4中的大题目!关于时政的选择题,我当初选择了肖秀荣的时政手册,但个人觉得帮助有限且不太划算,导致我的选择题做得并不理想。推荐每日关注新闻,因为最近几年的选择题常常与时事紧密相关。至于大题,主要依赖于预测题,最后的成绩还算满意。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基本上在80分左右,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新式题目较为简单,主要是排序题,依赖关键信息来辨别主语对应关系。对于今年的英语一来说,难度相对较低。必备教材包括黄皮书全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以及张剑的模拟五套卷。复习英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其中阅读理解是核心重点。阅读理解的训练应尽早启动,初阶段以记忆词汇为主,建议单词至少背诵5至6遍。我因背诵次数不足,在后期做模拟题时遇到困扰,有些单词影响了解题,尤其是那些曾经背过却遗忘的词汇,这表明背单词需要反复多次,并且在后期要预留时间重温旧词汇,以防止遗忘。例如,在感到疲劳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回顾单词,既可放松大脑,又可巩固记忆,因为到了后期,大部分单词已相当熟悉,每日浏览几个词汇列表,耗时并不长。
阅读理解的强化阶段侧重于历年真题和适量模拟题的演练。我从1997年开始做起,总共完成了两轮,多做真题有助于归纳正确和错误选项的特点,也有利于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至于作文,我在最后一月才开始准备,感觉时间略显紧张,复习不够充分,建议提前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开始会更加稳妥。我收集了一些通用模板和句子,考试中也派上了用场。考前使用真实的答题纸练习,掌握各段的速度和字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书写务必清晰美观,若字迹不佳,可提前找时间练习。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只完成了真题,其他练习较少涉及,因为它们的效益相对较弱。若有充裕的复习时间,可以探索一些技巧和策略。当然,作文必须整理模板,后期在背诵基础上多积累几套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工程热力学的核心在于能量转换和效率分析,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和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这些基本原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例如,要清楚地理解热量、功、内能、熵等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掌握各种工质的状态参数及其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蒸汽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等,都是需熟练掌握的内容。理解p-v图和T-s图,能够快速在图表上进行过程分析和计算,这对解决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系统与过程的理解不容忽视。无论是闭口系统、开口系统还是控制体,都需明确其边界条件和能量流动方式。对可逆与不可逆过程,要能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判断和应用。
,热力循环的学习是难点也是重点。卡诺循环、朗肯循环、奥托循环、斯特林循环等,不仅要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能进行性能计算。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理论知识要学会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如制冷系统、热机设计等,这样真正理解工程热力学的价值。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结合课本和参考书进行系统学习是必要的,配以适量的习题训练。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寻找相关论文或者教老师,多角度理解和消化。定期复习巩固,形成知识网络,避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