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知识点可以看一下,不过我当时复习前期主要看的是历年真题的选择题,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陷阱设置,这些选项一般都会重复用来设置干扰项的。大题的只看了一下答题步骤和思路。政治的正式复习是在10月中旬左右开始的,我自己主要看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些知识点,然后重点掌握了肖秀荣出版的模拟题,每个题都看了,也背了一些,肖大大还有本形势政策,可以考虑出了就买,刷一遍还是很快的,千万别放过,打印下来好好做!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概说下解决选择填空的方法吧。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全是选择填空,大概有800道左右的题量,我当时是每天30道规定2小时做完。先做完全部选择再做填空。并且我是按照第一天高数,第二天线代……这个循环顺序做的。这个方法我自己想出来对付之前提到的“忘记之前内容”的。我想如此循环下去,3天一个周期,全部做完一本书大概就是1个月左右,这样等你1个月下来,就全部都很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不少人都误以为掌握一两个通用模板就能高枕无忧,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写作必须通过训练来提升,我自己也是在十月份之后才开始专项练习。首要步骤是模仿,而模仿的基础则是背诵。《160篇经典必背》中的20篇文章还算不错,如果决心坚定,可以选择背诵,碰到精彩的语句记得标记并熟记于心。这条道路并无捷径可走,硬功夫就是背书。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模板,并需持续练习。起初,每周撰写一篇文章足矣,待技巧娴熟后,可缩短至每三天一篇。临近考试,我甚至会做到每天一篇,有时候不需要全文写作,重点在于理清主要思路。此外,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均衡练习,确保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操练。对于小作文来说,同样是这样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通过背诵来准备,毕竟题型有限,剔除已考过的,实际上需要准备的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对自然地理部分,理解和掌握地球的物理过程,如气候系统、水文循环、地质构造等是基础。这部分需大量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机制。例如,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不仅要求事实,更要能分析和推理。
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则更侧重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你需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理解城市化、全球化等现象对地理空间的影响。这里的学习方法是多阅读,关注新闻,理解各种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地理因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从地理角度去解读这些问题。
再者,复习过程中,地图和图表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地理学的基础在于空间概念的理解,熟练阅读并理解各类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尝试自己绘制和解释图表,加深理解。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你凭参加实地考察或者模拟研究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某个地区的资源分布、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种实践性的训练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学知识。
在具体的学习计划上,我建议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做历年真题,以此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保持好的作息,保证足够的休息,以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