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涉足政治复习相对较晚,大约在九月中旬才全面展开。主要参考了一本非常热门的教材,作者姓杨,书中的内容精炼且知识点清晰。我通读并尝试背诵了一遍,但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又反复研读了几遍,尽管如此,仍然推荐大家尝试背诵。对于真题,我个人没有使用,所以不便评论。我选择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完成了两轮,这是必须要做的部分。此外,我还做了一遍1600题,感觉作用不大,主要是用来提升手感。到了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至于时政,我采用了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以及辅导机构提供的各种时政材料。到了考研后期,这类资料会大量涌现,无需过于担忧。
考研数学方面:
在十月到考前这段时间我是以做成套的练习题和真题为主,我做的真题为近十五年的,我规定自己每隔一天在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之间做一套真题然后第二天找空闲时间总结,把真题做完后我开始做模拟卷,但是模拟卷我给自己三个小时做完也是第二天找空闲时间总结。但是大家要注意了模拟题的难度比真题要难一些,所以大家做模拟题时无论做的怎样都不要恢心。就这样一直做到了考试前一天的上午。
考研英语方面:
优先记忆高频率词汇是个好策略,一旦这些掌握了,接着务必浏览一下真实试题,并确保消化所有生词。由于我个人的英语水平还算过得去,因此对我来说,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我推荐你也让记单词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战胜拖延。在复习期间,我会利用一份考研翻译词汇表,它包含了一些不同于常规考研高频词汇,因为如今的翻译题目往往要求理解词的不常见含义,这个列表会非常实用,不容有任何生词的存在。此外,虽然小作文有固定模式,大作文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也有通用表达,但我并不推崇依赖模板。毕竟,模板太常见,评卷老师很容易识别。别指望临时抱佛脚背诵模板就能解决问题。许多内容需要平日里的积累,否则考试时无法自如运用。不过,你可以自行归纳大小作文的写作模式,找出常用的句子,构建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框架。这样做既能保持独特性,又能让内容深入人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牢固掌握的。这包括光的基本性质,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凭实验和实例来深化理解。例如,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理解光的波动性,或者凭菲涅尔公式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傅立叶光学也是光学的重要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傅立叶变换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深入理解电磁场理论和量子光学也是关键。电磁场理论帮助从更深层次理解光的行为,量子光学则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这两者都是现代光学研究的基础。对这部分,建议阅读一些经典的教材,比如Jackson的经典电磁学和Mandel & Wolf的《光学》。
再者,光学工程涉及到的实际应用也需关注。例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电探测器等,这些都是光学工程的重要领域。这部分的学习不仅需理解原理,还要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凭阅读相关论文或研究报告来拓宽视野。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模拟光学现象,这样既能锻炼动手能力,也能提升理解力。做题和复习也很重要,凭解答历年真题,你了解到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方式,这对考试很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益。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有机会,参与一些研究项目或者学术讨论会,能够你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大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