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复习,购入了蒋中挺的全套教材,浏览一遍后便投入选择题的练习。由于起初过于轻视,我的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常常在选择题上失误。无论是阅读还是记忆,务必要保证高效,特别是对于政治而言,初期就要扎实基础,确保记住的知识点在做题时能准确应用,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有效学习。“别怕考研政治,其实它超级简单的”,这句话让我深信不疑,于是我逐步推进复习。对于真题,有人提议留到最后几天再做,我当初采纳了这个意见,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并不明智。临考前几天,我已经被各种模拟卷搞得晕头转向,面对海量题目感到无所适从,以至于真题并未得到充分理解和分析,我只是草草地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大题几乎未曾触及。我认为未能充分利用真题是我政治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我想告诉各位同学,一定要善用真题,早期深入研究至关重要,了解命题老师的倾向、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我是从3月中旬开始的,直接买了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开始啃,一开始看的时候,会感觉挺吃力的。特别是微积分部分,因为是大一学的,早就遗忘了,重新拾起来有点困难,而且全书上的题会比课本难一些。所以,我从基础开始复习,之后的拔高也相对简单了很多,全书第一遍会看的比较慢,有时候一天几个小时也就看个几页,而且很多题不会,这时候不用太着急,因为不会是很正常的,如果第一遍就所有题都会了,那真是有点轻视永乐大帝了…..第一遍全书看完,已经是六月底了。然后暑假开始看第二遍,这时候会比看第一遍快一些了,已经很多东西会了,接下来就是啃难啃的了。专心把每章自己不会的给学会,不一定都能弄懂,只能说争取吧,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些笔记。到暑假结束,全书已经看了两遍了。然后把整理的笔记看了几天。然后买了本660题,看全书第三遍的同时,晚上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做660题中的选择题,这时候老师基本已经讲过专题训练的课了,所以我觉得还比较简单,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难。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过程:A、大学六级过后我就没怎么碰过英语,这次捡起来,时隔5年之久。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吧,《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很不错,看完之后唤起了我对英语语法的记忆。这个能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帮助分析长句难句;B、我的整个英语复习都是围绕真题来进行的,我从95年做到了11年,重点在近5年的,前几年的当练习。我把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做完之后都一句一句地分析,并且翻译过来,这个过程对提高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真的很有帮助。另外我很讨厌一个一个单词枯燥的背诵,从来没有背过词典,因为记不住啊,我喜欢通过文章来提升词汇量。这里隆重推荐郭崇兴老师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最突出的就是每篇阅读理解后都有生词表,最重要的是词汇量非常丰富,节省不少查单词的时间。《考研真题黄皮书》是口碑很好的,里面对文章进行分段解析,有长难句分析,非常全面。考研英语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读懂了文章,但不一定会做题,好多时候我都读懂了文章选错了答案,所以还得多练习,把近些年的真题翻来覆去做就OK了。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带着问题读文章,在文章中的每段找答案,千万不要通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去做题;C、作文。大家都说作文是非常需要功底的,但是当我用了《12句作文法》之后,居然觉得自己也能写出篇像样的作文了。这本书真的很好,它主要教你写作文的思路,特别适合我这种完全谈不上作文功底的人,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就靠它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模型至关重要。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要重视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管理学的许多知识点都凭具体的商业案例来深化理解。比如,你研究星巴克如何运用服务营销策略,或者华为如何进行全球化战略部署,这样的实践应用将帮助你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
再者,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以及决策、激励、沟通等管理技能,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职能或技能,不仅要理解其含义,还要思考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和实施方式。
管理学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问题,这部分内容在的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你需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能够从多角度审视企业行为。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非常关键。凭制作思维导图,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检验理解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巩固复习。
再者,小组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也能互相督促学习进度。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保持恒心和毅力,自己,你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