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1000题和精讲精练第一遍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研究真题,每套卷都有认真做,掐着时间做,选择题不耗时间,一般两个小时就可以把题目全都做完了。通过研究真题我发现有很多知识点还是混乱不清,就又把大纲解析看了一遍,1000题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1月中旬了,我买了肖秀荣的核心知识点提要开始了政治背诵。由于有前面两遍的基础,背起来就轻松很多,有时候也不可能要求每句话都记牢,有一点印象就过了。从十一月中旬到12月中旬,政治复习就是背诵和做题的过程。上面所写的8套卷和10套卷都是在这个时候做完的,力荐肖的8套卷。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长期坚持的过程,时刻不能松懈,前期要把基础打牢,加强计算,切勿眼高手低,保证正确率,复习全书认真做一遍,然后把书中错题再做一遍,之后做最近30年真题,前二十年练习,后10年的模拟考试,不会的题一定要认真琢磨,整理到错题本上,多练习几遍;大家都知道16、18年考题很难,但上面有些题可以在以往真题上找到类似题目,所有把真题所有类型分析透彻,就不怕考试难易,在考场上才能从容不迫。真题是最重要的,不要怕早做真题,很多人喜欢把真题留到最后做,而最后就是草草做了一遍,不能实现真题最大意义。一定要做完真题,再去做其他的模拟题(其难易程度与真题相差很远)。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重把握时间模拟考试,加强练习,真题这些年不再考太多有技巧性的题,而是增大了计算量,很多考生在考场下来总会抱怨,如果再多些时间肯定能多完成些。
考研英语方面:
我曾使用了三本阅读书籍来备考: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出版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相当实用,按照主题划分,但这200篇文章涵盖了Part A, B, C三个部分,后面还有大量阅读策略的讲解,部分内容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考试虫的书包含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涵盖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型题型。而张剑的书声名远扬,但难度高于真实考试(作者本人也如此认为),其解题思路独特,有时给人一种偏离常规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的基础包括静力平衡条件、杆件的变形、应力状态分析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能够灵活应用的程度。例如,理解力矩平衡原理不仅要知道如何计算,还要能理解和应用在各种实际问题中。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是考试的关键。结构力学中的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则、胡克定律等,都是需反复练习和记忆的部分。我会建议大家在理解了公式的物理意义后,凭做题来不断巩固,自己动手推导公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加深记忆的方式。
再者,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结构力学的应用广泛,无论是桥梁设计还是建筑结构分析,都需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多做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尝试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会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画图和解析能力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力学涉及到大量的受力图、弯矩图、剪力图等绘制,这些都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解析这部分,往往需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好的数学基础。
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配合习题集进行学习。教材系统地了解知识点,习题集则帮助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书是《结构力学教程》和《结构力学习题集》,这两本书的内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对我备考的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