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考纲出来之后开始准备的政治,个人觉得政治这门课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就可以,太早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政治需要一直保持看书状态,否则前期看的都会忘了,这就导致太早开始复习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不过也不能11月才开始复习政治,到时候各科复习压力都很大,时间过于紧张。我当时是先看一遍精讲精练,不做题,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看2章精讲精练,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第3遍开始精讲精练配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1000题中相应章节标记的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最好做好一次预科,我觉得暑假强化要加紧,争取一轮结束,针对每天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感觉效率非常高,最好能过两轮这种强化,真题刷两次,可以用30年的,但是时间不够有15-20年也可以,冲刺的张宇八套和四套建议做做,总之数学题海战术算是应试方法,多背公式多总结,不要觉得数学就是做完结束,错题本的累积是最后冲刺的利器,一定不要偷懒。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普通水平,已达到六级要求。从词汇入手,持之以恒地记忆,你会发现词汇量提升后阅读体验显著改善。在备考期间,我每天都背单词,利用扇贝和恋恋有词作为辅助工具。起初,每日攻克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改为每天复习10页。对于阅读部分,不宜过早接触真题,但必须深入探究。3月至6月,我用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来训练语感,每天完成两篇。进入6月至12月,我转战真题。真题我一共做了三遍,首次严格限时,确保客观题不超过110分钟;第二次,逐篇手动翻译,兼练翻译技能;第三次,专攻解题策略。完成黄皮书后,我还购买了《冲刺提高72篇》。我觉得这本书相对简单一些,毕竟临近考试,重心应放在真题上,所以我并未完全翻译这本书。我的建议是,这段时间持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手感,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同时,每篇阅读依然计时,最多15分钟,我当时通常能在8分钟左右完成一篇。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英语真题的答题方法和逻辑至关重要,务必仔细研读。最后,保留最近三年的试题,在最后的1-2个月内进行模拟实战。然而,近三套题目是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尤为关键,而作文则可以在最后1-2个月自创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声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深厚的科目,它涉及到物理声学、工程声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声波传播原理是基础,包括声速、频率、波长的关系,以及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这些基础知识,需凭大量的阅读和理解来深化记忆,配以适量的习题进行巩固。
噪声控制是声学基础中的重要部分,需了解噪声的测量方法,熟悉各类降噪技术,如吸声、隔声、消声等,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实例进行,比如分析建筑声学设计或者机械设备的噪声控制,这样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理解。
再者,环境声学的内容也不容忽视。这包括声环境质量评价、声污染控制策略等内容。这部分需有一定的环境科学背景知识,也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多看相关文献,理解并运用环境声学模型,将有助于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学习。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推荐“三步法”:预习、听课、复习。预习是为了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听课时能更专注;听课是吸收新知的关键,要积极参与讨论,不懂就问;复习则是巩固知识,凭做笔记、画概念图等方式加深记忆。定期做练习题,模拟考试环境,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声学的兴趣和热情至关重要。尝试寻找生活中的声学现象,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你会发现这个学科充满了魅力。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一半,遇到困难时,别忘了调整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