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备考,我的策略是同时兼顾选择题和大题两方面。首先,专注于选择题的训练就足够了,理由会在讲解大题的准备时揭晓。我认为最好从5、6月开始复习政治,坚信提早着手对每一门科目都有益。这能帮助你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并对考研政治有个初步理解。接着,大量练习选择题,如肖秀荣的1000题和蒋中挺的800题,将做错的题目所涉及的模糊知识点标记下来,不断复习直至熟练掌握。完成这些后,你的基础知识应该会很扎实。我个人推荐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真题预测,它们相当准确。
考研数学方面:
二轮复习主要以一轮复习的笔记和辅导书上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为主,把笔记仔细看一遍该背的背,把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我当时还做了张宇的闭关修炼180题(据说今年改成了100题了),题比较难,算是见一下是世面吧。这些弄完的时候,差不多8月低了,二轮复习差不多结束了。三轮复习真题为主,9月初开始,把张宇30年真题分为三部分,一部分87-03,第二部分04-14,第三部分15-19。第一部分真题一天一套,并且一方面做好错题笔记整理(很重要),一方面在答案书做好记号,这样当你做完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第二部分真题和第一部分方法一样,唯一差别的是:第二部分的真题按照考研数学时间来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来,给自己打分,一套题用两天的时间(一天做,一天改错:因为一方面这是最近几年的真题应该重点研究,另一方面此时政治和专业课也应开始复习了,数学复习时间应调整),这样也差不多20天左右时间,做完之后同样的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环节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这些做完后,大概10月中旬,不要着急做第三部分的真题,而是回过头来把之前上课做的笔记以及辅导书上的知识点全部重新看一遍,重点看答案书上错的比较多的章节,以及错题本上的题都好好的看一遍,应在在11月初结束,做好这些后,再把04-14年的真题中分数低的那一年重新在做一遍,当然最好可以把这11年题都在做一遍,这样差不多到了11月中旬。然后如果合工大超越5套卷出来了,就做这5套卷,和真题做法一样,如果没有可以做去年的(如果出来了,做完后也可以做做去年的题,重点在后面的大题以及比较新颖的选填题)。这些做完差不多12月初,用一个周的时间去复习前面所以的知识点和笔记上面的内容,然后可以进行第三部分的真题了,用三天做一套真题,重点分析错题,以及自己在答题卡上做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差不多在12月中旬做完,剩下的时间自由分配,记忆的内容也要开始好好记了,定要保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直到考前。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重点还是单词,但是不同的是后期看的单词都是之前做笔记记录的不认识的单词、或者熟词生义或者生词熟意,单词几本书过了很多遍了,我把不认识的单词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就是反复看陌生的单词,除了单词就是做阅读和翻译,阅读就是做完,划词、长单句、翻译、笔记,不断的循环往复,开始做的是阅读真题后来就是阅读模拟题,一般都是两遍以上,再后来真题基本上在4、5遍,长单句能背诵最好,有的好句子我会摘抄下来,记录在笔记本上,留着作文用(这步骤说实话没有贯彻到位,否则最后也不至于慌张找作文模板)对于真题,很多人都刷了两三遍。英语基础不好的,多刷几遍真题还是有用的;基础还不错的,根据个人情况和时间分配,可以不用必须刷那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这包括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分子轨道理论等基本概念。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无机化学复杂现象的关键,也是解题时的重要依据。我记得我当时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这些内容,确保自己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
掌握各种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也至关重要。这部分内容繁多且复杂,需凭大量做题来加深理解。例如,配合物的稳定性和磁性、晶体场理论等,都是考试的高频考点。我建议大家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
再者,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平衡部分也需特别关注。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许多计算,需熟练掌握半反应法和离子-电子法,以及各类酸碱滴定的计算。我个人的做法是,经常进行模拟练习,不断熟悉计算流程,以此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无机合成和固体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也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部分的内容可能相对抽象,但实际应用广泛,理解起来需结合具体实例。我常常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研究相结合,这样既能深化理解,又能拓宽视野。
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刻苦钻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学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更是推理和创新。我鼓励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为什么,敢于挑战,这样真正领悟到无机化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