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可以告诉大家,分析题是“纸老虎”,看上去可怕但其实很好准备——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有统计数据,绝大多数考生分析题都在25-35分区间内,30分上下特别多,即分析题基本不太可能拉开差距。PS:考点背诵形式与政策这种都大同小异,建议买肖秀荣就行,重点更加突出,排版也更舒服,不过中挺得真题预测很好,基本上每年都有题目预测到,最后五套题我都做了,大题质量出的不怎么样,大部分都是真题预测这本书上有的,选择题可以做下,练下选择题也不错。总得来说蒋中挺只推荐真题预测。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推导一遍。大三下那一个半月,我主要复习数学,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11月初之前基本上把英语的真题做了一遍。到初试前,一直是在反复做英语的真题,一共做了2遍左右。因为我完形填空比较差,所以在进入12月份之后,又突击多做了一些题。关于英语我必须啰嗦几点,首先大家要分清主次,阅读是重点,完形则不用投入太多。然后考前的话最好有完整的几次模考。(我就是没有模考,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三个翻译空着,两个阅读猜的)作文的话最好还是准备一下,我作文是没有准备模版,也没背作文,导致考场上完全写不出来东西。英语每天不用花太长时间,最多别超过三小时,但每天都要看,保持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这门学科涵盖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酶、代谢途径等多个方面,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验基础。理解这些分子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学习的关键。例如,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决定蛋白质功能的,是非常重要的。
要深入掌握各种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这些过程不仅需步骤,更需理解背后的能量转换机制和调节机制。对酶的作用机理,如活性中心、抑制剂类型等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再者,生物化学中的遗传信息传递部分,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翻译,是另一个难点。理解这些过程如何精确地进行,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对整体理解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使用“理解-联系-应用”的模式。先凭阅读教材或听课理解基本概念,寻找相关实例或问题将知识串联起来,凭做题或模拟实验来实际运用所学。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有效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科研论文或者论坛讨论,帮助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找到一个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难题,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我会做一些历年的考研真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对错题,我会反复推敲,直到彻底弄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