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除开哲学内容,政治复习可从10月中旬教育部门发布的大纲开始。因为除了哲学,其余部分主要依赖记忆。哲学是政治科目中最复杂的,要求理解,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同学,建议暑假期间提前复习,专注于哲学,其他部分即使阅读也可能遗忘。大纲发布后,购买一份并仔细研读一遍,标注关键要点。接下来,可以使用《风中劲草》进行背诵,并结合《肖1000》(或类似的政治练习题)进行练习。历年真题同样值得购买,以了解选择题的命题模式。考试前一个月,市场会出现多种模拟试题,建议购买并完成选择题,大题浏览以形成大致印象。尽管考研政治存在反押题趋势,不过《肖四》和《肖八》的背诵仍然必不可少。在最后两个月,应确保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用于背诵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我特别推荐采用数学全套试卷的模拟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完成一份模拟试题,都能系统地回顾各个关键章节的内容。虽然无法触及每个细节,但模拟题的设计往往包含了一定的策略,能帮助你偶然接触到许多重点知识。要注意几点:首先,限定每套题为三小时,时间一到就要立即停止作答,并自行对照答案评分;其次,务必遵循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考场规定,一丝不苟。通过不断演练模拟题,你会不断遭遇新题目,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实战模拟会逐渐让你明白考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面对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制,你应该优先处理相对容易的题目,过于棘手的部分不妨暂时放下,因为在真正的考场上,策略的运用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培养。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英语复习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历年真题!2000年到刚结束考研英语真题都应该成为你复习的重中之重!与政治不同的是,英语真题更加重要!“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切记!我是先背的单词,同时慢慢地捡起了阅读。到了11月我开始练真题,一直到考前我都没有把真题做完,可想而知,我的英语复习计划有多乱。学弟学妹们就不要步我后尘了,英语好的可以稍微晚点准备,但单词一定要记,基础不好的就踏踏实实地从早期就开始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我在备考时特别注重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内容。这些理论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并非死记硬背,是要凭实例解析,形成自有的思考模式。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如国民收入决定、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这部分需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我建议多做宏观经济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这对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综合中的实践部分,它将经济学理论与统计学方法结合,用于实证研究。掌握基本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至关重要,理解并能解释模型的结果也是考察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利用R或Stata进行模拟实验,以此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单纯的记忆。我习惯于阅读经典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强烈推荐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这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也能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