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参考书就是大纲解析,还有强化辅导班的复习资料。有人会问问什么不选任汝芬系列那?其实任汝芬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我觉得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拿手的科目上让他给自己增分,在自己薄弱的不感冒的科目上用适量的时间不拖自己后腿就行了。 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再配上强化班阶段的老师总结的重要考点,让自己既能平均用力,又能有的放矢。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方面,我已经反复研读了全书多次,并在暑假期间深入学习了张宇的36讲,同时记录了重要点。对于数学,我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了解,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基础知识,而实际题型变幻莫测。以我个人为例,我完成了复习全书的所有习题,同时也多次重温了书中的例题。我还多次练习了汤家凤的1800题基础部分,这本书特别适合巩固基础,题目间的关联性强,解答也非常详尽。暑期时,我购买了张宇的1000题,但必须承认它的难度较高,我大约完成了两遍,这让我进入了九月。此时,启动历年真题训练正合适,推荐选择试卷形式的真题,按正规考试时间自我模拟。你会发现许多真题基础扎实,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有信心拿到满分。做完真题后,记得总结,了解哪些题目和知识点经常出现,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几轮真题后,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比如汤家凤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挑战较大,可能会有些挫败感,另外还有合工大的8套卷,听说有人曾遇到过原题,不妨一试。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开始复习在4月,单词用的朱伟恋恋有词,听了两遍,背王江涛20篇范文,6月份开始做真题,掐时间做,下午2点到5点,做完对答案分析卷面,先把作文翻译解决掉,翻译对答案分析表达方式技巧,把不熟悉的单词抄下来反复背,作文我是每周写一篇,然后让老师给批改,主要看有没有用词语法错误,老师每篇都会给加一些高端一点的句子,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我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然后分析阅读,一句一句撸顺,不会的单词或者读不懂的句子就查辅导书或者字典,一点一点琢磨,有的干脆背下来,一篇文章分析完再做一遍题目,有错的就标出来,分析错在哪里,之后复习的时候反复看,最后看翻译和新题型。分析的比较细,最后真题做了近年的,不过大家从05年开始就可以,太早的在篇章内容上会和现在的不太符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基础科学,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环境问题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你需理解并掌握水和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环境影响评估等核心概念和技术。
对水污染控制,重点在于了解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水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也是常考点,如BOD、COD、TOC等。
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燃烧理论、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颗粒物捕集器的工作机制需深入理解。还要关注空气质量模型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处理则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等全过程,特别要理解不同类型的废物如何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环境影响评估部分,你需熟悉EIA的基本流程,能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容量的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理论知识,比如阅读相关研究报告或新闻,了解最新的环保技术和政策动态。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也很重要,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益,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激发思考。我个人就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复杂的问题,这对深化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持续的学习和热爱是成功的动力源泉。环境工程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为地球做出贡献的方式。保持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