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认为在考研的四门课中,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政治。考研政治就是在考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我也是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刚开始就是疏通一下知识点,把相关的内容浏览一遍,在十二月分之前根本不用太使劲准备政治的简答题,把时间多分给其他科。在考研前的一个月,序列三序列四什么的出来了就去买来看,我还买了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卷和冲刺8套卷。都是主要看选择题,今年有几道选择题就命中了。建议大家多把时间花在选择题上,我大概到了十一月份快十二月份的时候才开始有针对地准备分析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取得翻译高分本质上是个语法规则的问题,因为我的理解是,利用语法来剖析复杂句子的构造,再逐个部分转化为中文,稍加整合便能搞定。所以我提议如果有可能,大家可以预先学习一些语法课程,尤其是关于句子结构的部分。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是,首日翻译大约5句话,次日进行修订并整理句型,第三日熟记这些句型,这样算完整的一个循环,然后持续重复这个过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统计热力学等核心领域。在我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们帮助理解能量转化和自然过程的方向性。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动力学部分,尤其是反应速率和机理的探讨,这部分需结合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理解和掌握Arrhenius方程,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量子化学中的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虽然理论性强,但对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再者,统计热力学是连接微观粒子行为与宏观现象的桥梁,理解并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配分函数、吉布斯自由能等概念,对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大有裨益。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做题”是最好的策略。对每个概念和公式,我都尽量从本质去理解其含义,不是死记硬背。我会凭阅读教材、参考书,甚至网络资源来寻找各种解释和实例,直到我能清楚地向别人解释这个知识点。大量的习题练习也必不可少,它帮助我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我还经常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这种交流不仅能激发思考,也能在团队协作中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角度。有时,教授的答疑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他们的一句话可能就能解开我对某个知识点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