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对于多数人而言,一周内能记住的知识有限。因此,我推荐等待九月份新一年的考试大纲公布后再启动复习进程。我个人的第一轮复习策略是,先阅读大纲中每一章的内容,然后完成肖秀荣的《命题人1000题》相对应的选择题部分,并仔细理解答案解析。虽然我也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但由于该书可能在大纲发布前出版,部分内容可能已过时,所以我主要依据大纲进行学习。这样的第一轮复习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我在过完课本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数学第一轮我是看课本、做课后题。最近两年数学出现了变难的趋势,倒不是考试范围扩大很多,而是计算量增加,对于一些数学思维要求提高,比如说分类讨论。虽然很多课后题的形式并不能直接拿来当做考题,但是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很有帮助。对于不定积分那部分,高数课本后边的课后题几乎包括所有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一定难度,第一遍做很多都不会。但是如果能沉下心来好好研究课后题,第二遍再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很大提升。此外,对于一些原函数的记忆,不要太拘泥于比较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公式。由于其他的内容相对于高数较少,我用的是本科教材,对于具体书目就再推荐。《核心笔记》我买的时候只有复印版,虽然出版时间早,但是难度比较符合现在的考试,对于考点的把握也不错。可以作为第二轮的巩固。
考研英语方面:
大二上学期考完四级,下学期考完六级,本想好好玩一会,但看到同班的六级考590的同学拿起考研单词上课背记的时候,就忽然不淡定了,于是决定买来单词书背单词了,我买的是新东方的单词书,属于便携本,很小,我觉得单词就是知道意思就够了,认识就好了,所以不太重视它的详细解释例子什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拿上一本单词书,一定要一背到底,没有5,6遍不算背了,但每次重点都不一样,前几次扫盲,后几次重点背诵新单词,做上记号,这样效果很好,要不然你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a,b部分,也很伤动力,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30分钟单词背诵,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时间,可以打散在各个时间段,比如在餐厅吃饭等午饭的空隙,睡觉前的时间等等,只要你想背,时间还是很多的,背单词可以贯穿你整个英语学习阶段,甚至在你上考场的前一天,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坚持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凝固、塑性变形等。对每一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要清晰掌握,比如晶格类型、晶胞参数、相图中的各种线和区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理论与实际结合。材料科学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结合实例来理解和记忆。例如,凭分析金属、陶瓷、高分子等不同类型的材料的性质,更好地理解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了解并熟悉一些常见的材料处理工艺,如热处理、表面改性等,对理解材料的形成与转变过程十分有帮助。
再者,强化计算能力。材料科学中涉及大量的计算题,如相图解析、扩散速率计算、应力应变关系分析等。这些都需熟练掌握相关公式,并能够灵活应用。建议定期进行习题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实验技能同样重要。虽然考试可能不直接测试实验操作,但实验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考核的一部分。凭阅读实验报告或者参加模拟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尽管考试可能不会直接涉及最新研究,但保持对新知的敏感性,帮助你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所学知识,也可能为答题提供新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