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我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学科背景或基础知识如何,每一科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阶段的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急躁。关键是根据自身当前的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相对薄弱,那就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尽早着手准备。
我在复习政治时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且难以分辨重点,导致我阅读兴趣渐失,最终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来替代。后续的资料,我也主要依赖于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做1000题,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基础仍然是教材,因此做题时需专注。考试时,避免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丢分至关重要。完成1000题大约到了十一月中旬,接着我又重温了一遍知识点讲解。最后阶段,我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集中精力背诵大题。
回顾复习经历,我发现政治的投入与收获成正比,效果也较快显现,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黄金复习期,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往往决定成败,因此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其命题虽灵活却离不开基础,时政部分则要在考前多加关注。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可以帮助找到答题的感觉。考试时,回答论述题要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地作答。理解题目的意图,将记忆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起来,尽量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我第一遍真题用的李永乐和王式安的真题解析书籍版的,按照章节做,同时把每一章出现的真题类型都总结一下,里面的真题包括01年之后的这些都要做。然后进行做第二遍真题,这次用的事李永乐王式安的真题解析试卷版的,按照年份做,这是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场来做。同时又从头开始做书本样式的真题。总体来说就把真题做了三遍,然后就离考试不远了,最后期间就看自己总结的真题类型和解法。我想告诉大家是要好好重视真题的作用,一定要把近十年的真题搞明白,要达到无论看到哪年真题都能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并且能顺利做出来,你的数学成绩肯定不会差。强化阶段最迟拖到9月中旬,但能不拖就不要拖了,直接开学就进入数学的冲刺吧。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重中之重,所以我重点讲一下这个的复习:考研英语有个说法,得阅读者得天下,其实这话表明了阅读分数在总成绩里的比重是最高的,该得到重视。关于阅读,同学可以做的真题并不多,所以在八九份的时候,大家可以先拿着真题来练习,从你可以搜集到的最早的年份开始,一年一年的往后做,错的较多的篇幅可以反复联系。直到进入十月再开始第二遍碰触珍贵的试题,而真题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做三遍,至少三遍,别管你是否一遍之后就记住了答案,这三遍不只是做题,也是重复记忆单词和老师出题规律的时刻。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构学、力学、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是理解、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的基础。我认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机构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并能灵活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图解,用图形来辅助理解复杂的运动关系。比如,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帮助直观地看到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这对理解机构的工作过程非常有帮助。对复杂问题,尝试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部分分别处理,再整合起来,这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练习必不可少。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机械原理中的计算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含义。
实践操作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条件允许,参观实验室,或者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设计和模型,这样既能增强感性认识,也能提高实践能力。
对一些难点,如瞬心法、速度合成定理等,我推荐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先理解它的物理背景,再逐步深入到数学推导,结合实例进行反复操练,直到能够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