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强化阶段我是又上了强化的课程,我个人是感觉上课的话记忆比较深刻,而且重点分明效率高。再看一遍精讲精练,主要是记忆选择题重点知识点。二刷1000题的话我个人感觉意义不是很大,当然有空的话可以这样准备选择题。我是直接背诵了徐涛小黄书配合做历年真题来记忆选择题知识点的。很多人推的疾风劲草,我也用了一下准备选择题,虽然我写在上面了,但是个人观感不是很好,东西比较乱还有很多非重点,如果要背知识点我推荐徐涛小黄书。时间多就配合做真题。马原这门课重在理解,毛中特和史纲推荐大家后期自己画时间轴和分类整理党会、毛泽东文章、不同会议提出的新说法、事件等便于记忆。这个很重要自己做的笔记印象深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核心始终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课本是必读的,因为近年来很多证明题都是从书中的例子演变而来的。数学考试趋向于更加细致和基础。复习全书应至少通读两次,每一次都要深入思考每一道题。第一次阅读时,可以交替做一些660题,这些小题很具代表性,涵盖了一些微妙的知识点。初次复习可能会花费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进度缓慢没关系,关键是理解和消化。第二次复习则会快很多,大约一个月左右,主要关注基本概念、重点和之前做错的题目。有些人倾向于整理错题,虽然这是个人的学习习惯,但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同学而言,面对满眼的错题会感到困惑。因此,建议直接在书中标记错题,如果确实需要整理,完成一轮真题后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归纳!真题务必做两遍,首次应在三小时内完成,时间管理很重要。头一天用三小时解题,次日用三小时校对并整理,如此持续一个多月。你会发现,历年的大题无非围绕那几个关键知识点。第二次做真题时,可以按知识点分类来做,以巩固它们。至于模拟题,我推荐6+2,当然其他题目也可尝试,但如果难度过高,则没有必要,毕竟考研试题不会过于复杂。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和计算技巧。所以在做题和计算时,一定要亲自动手,避免只看不动笔,这样能减少错误,提高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实际上,考研英语并不侧重于语法知识点的考核,掌握基础规则就足够了,无需过于深入研究。我个人推荐的复习资料是《于慧真题100篇》(适用于英语一),这套书籍共有三册,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此外,张剑的考研英语黄皮书中附赠的小型词汇书也很实用。在冲刺阶段之前,每日至少保证两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不宜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其他科目如专业课程的学习,毕竟英语成绩的提升需要逐步积累。单词、阅读和作文都需要持续练习,积累才能见成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需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链表、树、图等抽象数据类型的特性及其操作也是考试的重点。我建议使用编程实践的方式来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因动手实现往往比单纯看书更有效。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解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至关重要。这部分理论性较强,需耐心细致地去理解每一个概念,并凭做题来加深印象。特别是内存管理和I/O接口的设计,需有清晰的逻辑思维。
操作系统的学习,主要围绕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展开。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调度算法,以及虚拟内存的概念是关键。操作系统的并发和同步问题,如临界区、信号量、管程等,也是常考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要理解每层的主要功能及协议。特别注意TCP与UDP的区别,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点,如加密、认证、防火墙等。
学习过程中,除了教材,参考书和网上的资源也很重要。我经常使用LeetCode刷题强化算法,看MIT开放课程深化理论理解,用CCNA教程辅助网络知识的学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必不可少,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