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一定要认真复习,每年都有同学总成绩很高因为政治没有过线,最终没考上。政治紧跟肖秀荣的步伐就可以了,我买了肖秀荣的全套书,还看了政治大纲解析的红皮书,书的话觉得看肖老师的书就足够了,楼主8月中后期开始复习的政治,觉得基础不好的可以再提前一点复习。楼主每天会用2个小时看政治,一开始给政治的时间不多,但越临近考试复习政治的时间越长,大概每天4个小时。我感觉政治是几个科目里面最容易在短时间提高分数的一科,所以考前抓的很紧。(政治过线容易但得高分难,只要认真复习都能过线)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一直没在备考四六级时记忆词汇,因此我的词汇量相当匮乏,这使得提升英语首先需要从词汇入手。从八月底开始,我利用红宝书每天专心致志地背诵单词,整整坚持了一个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尤其是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中反复聆听。背完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之前记住的单词隔几天就会忘记,所以我在做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倦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加深印象。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后,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的难度明显降低,通过不断研习历年真题,逐渐领会考研英语的独特解题方法。
对于作文部分,熟读并背诵几篇典范文章是必要的,但避免直接套用教科书中的模板,因为这可能导致得分偏低。应该根据范文归纳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并注重多次练习及书写质量。至于翻译和完形填空,它们既需要一定的策略,又检验个人的语言直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深厚的科目,它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强调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系统性地复习历史知识是首要任务。我建议从中国古代史开始,到近现代史,再到世界史,按照时间线梳理出大的历史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深化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例如,秦汉的统一、唐宋变革、明清社会转型、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等,这些都是常考点。不仅要基本事实,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背景。这需阅读大量的原始文献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培养自有的批判思考能力。
再者,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不容忽视。历史学不仅仅是记叙过去,更是对过去的解释和理解。我推荐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现代化理论等,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析历史现象。掌握研究方法,如史料批判、口述历史、比较历史法等,这些将在答题中展现出学术素养。
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趋势,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加强。
在备考的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好奇心和热爱,学习不再枯燥;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