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从八月起我开始了复习,主要依赖于肖秀容的教材,并在阅读后完成了1000题。政治科目中,选择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而论述题方面,大多数人的得分相差无几。对于选择题,我强烈推荐1000题,这套资料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如果能熟悉掌握,应对选择题应无大碍。不过,今年的政治选择题似乎难度有所提升,很多题目未曾见过,这或许更考验平时的知识积淀。肖秀容的1000题是一本高质量的选择题集,尽管有些题目可能过于老旧,但在初期用它来训练选择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至于论述题,初期不必过多担忧,待到后期肖4出版后,务必认真背诵,但要注意有时背过的知识点可能会出现在题目的背景描述中。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考研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自始至终,我未曾间断过数学的学习。我的学习材料包括李永乐的全套复习书,李永乐的660道选择填空题,以及李永乐的400题,当然,历年的真实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认为,重中之重在于实战练习真题、全书和660题,光看不练是绝对不行的,这是数学学习的一大误区。此外,解题时应保持思维开阔,比如应用了一个定理,不妨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该定理,联想到相关典型例子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完成基础课程后,你会发现数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逻辑体系,各章节相互影响。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勤奋实践,积极思考,运用联想记忆。关于公式,我不推荐死记硬背,我自己就没有特意记忆过任何公式,而是通过频繁练习,公式自然就印入脑海了。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做题时务必细心,尤其面对难题,费尽心思解答出来后,却忽略了化简步骤,对于填空题来说,这就得不偿失了。一定要引以为戒,我在这一点上可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全书和660题需要反复操练,大家切记!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的英语一直不算强项,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重视过英语,总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四月份的时候,楼主已经把考研核心单词背过一遍,单词推荐俞敏洪编著的小红书,以及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背单词是每天的必修课,开始的时候或许很慢,一天背诵50,慢慢的一天100,200,到后期就很快了,三天就能把核心词汇过一遍。(一定要把容易忘记的单词拿个小本摘抄下来,反复背诵,直到完全记住)不需要把单词书上的所有单词都记住,把核心单词都搞懂就够用了,当然基础好的话就接着往后背。历年真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提升成绩的关键,留近两年的真题复习后期做模拟考试,其他的要多做几遍,要把多有的单词长难句搞懂.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最基础的一步。你需熟悉并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以及每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软件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的起点,务必重视。要学会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系统建模,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并能准确地表达系统的需求。了解如何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掌握需求获取、分析、验证的方法也是关键。
再者,设计阶段的理解和实践同样重要。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开闭原则等,都需熟练掌握。还要理解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它们在实际编程中广泛应用。
,编码阶段涉及到编程语言的选和编程规范,虽然不直接考察,但好的编程习惯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设计方案。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使用也是必备技能。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你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理解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参与一些小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巩固理论,也能提升实战能力。多做历年试题,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对提高应试能力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