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当然不能忽略肖秀荣系列,它们是必备的。风中劲草是一本极好的资料,全书满载知识点,我在后期频繁研读,反复翻阅多次,对提升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红宝书虽然内容全面,但重点不够鲜明,还存在不少错字。至于任四,错误颇多,其选择题出题风格独特。我在这门课程上下足了功夫,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无出其右,每天至少花费半天时间学习,最终我的选择题做得相当出色,然而分析题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最终得分让我有些尴尬。因此,我不希望给大家带来误导。我只想分享几点体会:坚信积累会产生质变,多阅读风中劲草,不必强行背诵,关键是熟悉,做选择题时能辨识出来即可。对于政治这门课,稍加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想要得高分恐怕不易。
肖八出版后,我会开始做肖八的选择题,每完成一套,我会将不熟悉的知识点记录在封面空白处,掌握后标上标记,在考试前再次复习这些知识点。在我看来,政治的选择题至关重要,因为大家都背大题,相差不大,而选择题则可能轻易拉开差距。因此,要特别关注纪念年份的事件及其关联人物,大纲修改涉及的考点,以及重要的知识点。我在考前把这些要点提炼并熟记了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这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不少人都误以为掌握一两个通用模板就能高枕无忧,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写作必须通过训练来提升,我自己也是在十月份之后才开始专项练习。首要步骤是模仿,而模仿的基础则是背诵。《160篇经典必背》中的20篇文章还算不错,如果决心坚定,可以选择背诵,碰到精彩的语句记得标记并熟记于心。这条道路并无捷径可走,硬功夫就是背书。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模板,并需持续练习。起初,每周撰写一篇文章足矣,待技巧娴熟后,可缩短至每三天一篇。临近考试,我甚至会做到每天一篇,有时候不需要全文写作,重点在于理清主要思路。此外,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均衡练习,确保各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操练。对于小作文来说,同样是这样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通过背诵来准备,毕竟题型有限,剔除已考过的,实际上需要准备的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法学,这是一门结合了经济学理论与法学知识的学科,它要求既要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又要熟悉法学的逻辑体系。我在学习时,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法律与经济活动的互动关系上。例如,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等都是重要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和调节市场经济。案例分析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凭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法规的实际应用和法律效果。
法学综合卷则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基础法学课程。这部分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学知识框架。我建议先从大体上把握每种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逐个细化深入。比如,宪法学习中要掌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权力分配;民法则需理解民事权利义务的关系,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内容;刑法则关注犯罪构成和刑罚制度;行政法则要理清行政机关的职权和公民的救济途径。历年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帮助你了解出题趋势和解题技巧。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阅读法学经典文献和最新的法律法规,保持对法学动态的关注。我还参加了一些学术讨论和模拟法庭,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并重是最有效的。对复杂难懂的概念,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一遍,加深理解。对需记忆的内容,我会采用记忆宫殿或者联想记忆法,提高效率。定期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做题来检验学习成果,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