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成绩并不出色,许多同窗,包括好友,在政治科目上轻松突破70分大关,因此请务必保持努力。九月份会有政治大纲发布,购买肖秀荣的辅导书籍仔细研读是关键,一定要专心致志!同时要做好笔记。通过做1000题来加深理解,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接下来,重温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针对第一次的错误题目进行复习。根据你的时间安排,第三次阅读精讲精练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如果时间紧迫,两次也足够。十一月时,肖四肖八和其他的政治模拟试卷会出现,每日定时练习,对于错题,要确保不再重蹈覆辙。无论是肖的精华速记还是狂风劲草的核心知识点,结合练习和纠正错误,这样就能真正把这些内容铭记于心。如此一来,政治成绩就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变通,我当时考试的时候把一些自己能写的都写上了,出来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对于数学,课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课本的习题没有做,我的一开始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把重点内容,考研热点内容熟悉了,使自己有了全面的认知,中期的学习是把之前的内容复习了两遍,然后做真题两遍,我是从2000年的开始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60,还看了复习全书,整理了一些笔记,后期是又做了一遍真题,然后就是做的一些模拟题,这个就很多情况了,李永乐老师的经典400题,模拟题,张宇的最后八套题,最后四套题,感觉这些题出的还可以,但是难度大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八月末起,我开始了英语一的阅读练习,每日投入2至3篇文章,完成之后会对比解析以理解文意,并摘录生词。这样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十月份,我才终于完成了所有英语一的阅读题目。接着,我转向英语二的阅读部分,由于其题目数量有限,所以我调整为每天两篇,同样遵循解题、核对答案、理解文章、记忆词汇的步骤。错误多并不必过于担忧,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偶尔会出现一些难以确定答案的题目,不同参考资料可能会给出A或B两种答案,但这类情况非常少见,无需过多纠结。我大约对英语二的真题进行了三次刷题,第三次时模拟考试时间限制,使用答题卡来完整做一套试卷。词汇积累至关重要,但每个人记忆单词的方式各异。我发现使用单词书对我效果一般,于是选择了网上下载的一份无序的单词列表,只有英文单词和中文释义。在遮挡中文释义的情况下浏览单词,标记出“不太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然后重点复习这些部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理论,如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性等。这些概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需扎实掌握。比如,稳定性的判断标准——劳斯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必须清晰理解其原理和应用条件。
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控制系统模型。从经典的线性定常系统到非线性系统,再到离散时间系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转换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状态空间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之间的转换,是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再者,深入理解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需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按具体需求进行参数调整。对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直观地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工具,如MATLAB的Simulink模块,需有实际操作经验。凭仿真,更直观地观察系统行为,理解和验证理论知识。
做题和复习是提升的关键。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巩固知识,理解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历年真题尤为重要,它们反映了学校的出题风格和重点难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