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知识点,测试基本功。尽管每年都设有大纲,但缺乏明确的重点,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全程复习书籍,它涵盖了所有科目,并突出了细微的重点。等到九月新学期开始后,应当仔细重读一遍。进入复习后期,应将重心转向大题,同时偶尔回顾选择题内容。购买一些模拟试卷,在考前做一些练习以检测自己的水平,这是大部分考研学生的常规做法。几乎每个人都倾向于购买肖秀荣的书籍,不过鉴于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学生能力区分的期望,仅仅依赖考前背诵最后的四套卷来应对主观题是不足的。关键还在于日常的积累和大量实践写作,这样才能使你的答案脱颖而出。
考研数学方面:
首要的数学复习原则是需清晰地规划出未来一到两个月内的学习目标。无论是复习英语、专业课程,都应该设定这样的计划,预先安排好需要复习的知识点,随后坚定执行。我个人的复习策略也是这样,一旦设定了计划,我会全力以赴去实现,即使需要压缩用餐和休息的时间也在所不惜。现在分享一下我的数学复习步骤。在正式启动复习之前,我先完成了过去12年的历年试题。由于大学初期我对数学有一定基础,大部分内容还能回忆起来,少数模糊的部分通过查阅教材就能解决,而那一年的考试难度也不算太高,因此做完真题后,我觉得情况尚可。这次经历不仅使我初步认识了考研数学,更关键的是激发了我的自信心。我意识到,只要我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理解数学教材,高分或许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于是,我紧接着为自己设立了短期的学习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2019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之间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使用扇贝单词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我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形式。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例如温度、热流量、热导率等,是构建整个知识框架的基础。对传导,要明白其依赖物质本身的性质;对流则涉及流体运动和温度的关系;辐射则是无介质传播,了解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非常关键。
掌握计算方法。传热学中的计算题型丰富,如傅立叶定律的应用、牛顿冷却公式、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等,都需凭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尤其是热阻网络图法,它能帮助处理复杂系统的传热问题,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热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科学。在复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如建筑设计的保温隔热、制冷设备的设计等,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关注实验和实例。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通常会强调实践环节,熟悉实验室设备,如热电偶、热像仪等,并能解释其实验结果,也是备考的一部分。查阅相关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帮助拓宽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学习传热学不是一蹴就的过程,需反复阅读教材,定期做习题,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寻求教师或者同学的帮助,共同探讨,往往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