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于10月1日按时启动,首先通读了一遍政治教材,但未做习题。完成初次阅读后,我紧接着开始了肖秀荣的1000题练习,每完成一个小节便核对答案,并对错误的部分做出标记。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习题集的答案直接位于题目下方,既有便利之处也有弊端,我个人推荐在首次尝试时用一张纸遮住,认真理解错误题目的注释。到了12月,我发现很多内容又模糊不清了,于是再次重温了一遍红宝书,并重新梳理了1000题,这样的节奏几乎占据了整个12月。
考研英语方面:
重视真实考试的阅读题目!它们在英语备考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旦你大致掌握了词汇,就可以着手进行真题阅读练习。由于真实的试题数量有限,建议初期先尝试一些模拟题,尽管其命题风格可能有所不同,无需过于关注正确率,关键是要培养阅读英文时的语感。我个人习惯将每篇真题阅读限定在15分钟内独立完成,随后核对答案,查阅不熟悉的词汇,并在笔记本上逐句翻译,再对照答案进行修改(这个步骤同时也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升)。接着,我会分析每道题目的设问关键及可能的陷阱。这个复习阶段确实较为艰难,但只要你持之以恒,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显著进步!我大约就是这样用相同的方法反复研习了三遍英语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我建议大家在开始复习前,先对每个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预习,了解基本框架和主要概念,形成一个宏观的知识地图。
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社会影响至关重要。要关注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这些都是常考点。我习惯凭阅读经典著作和最新的学术论文来深化理解。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重在梳理历史脉络,理解各个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变革原因。按照时间线整理笔记,对比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教育模式,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教育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做些案例分析题,能帮助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至于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和实验设计是难点。这部分需数学基础,但不必过于恐慌,理解基本的统计概念和实验设计原则就足够应对考试了。多做一些练习题,熟悉公式和步骤,就能逐步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历年真题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调整答题速度和策略,也是提升应试能力的关键。
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和心态也很重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稳步前进比急功近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