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概是我花费精力最少的一科了,很惭愧,资料买的不少,看得不多,但分数不错。只说一下自己的复习轨迹,大家要引以为戒。大概是8月份买的红宝书,并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老师讲的很多知识点都帮助我理解记忆了许多知识,这对于后期的背诵相当有帮助。千万别到了11月份才想进行系统的复习,时间不够用又添堵。至于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我个人用了肖四,蒋中挺系列小本(很多本),20天20题,着重背的肖四大题,考试的时候保持镇定,熟悉的题目结合背的东西往卷子上写就好了;不熟悉的往往可以从题目里找突破口,用自己的话编吧,各个角度全说个遍,总没有错的。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六月份起,词汇积累需要结合阅读理解,因为阅读理解是考试的核心部分。起步阶段,不用急于在试卷上填写答案。起初,不必追求速度,每天完成一篇足矣。我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每天一篇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你需要将每句都在纸上重写并翻译,先抄录后自我翻译,遇到生词查阅释义,最后对比标准译文,寻找差异。这个过程可能相当具有挑战性,但只要你坚持半个多月,完成十五篇翻译练习,你会清晰地见证进步,无论是阅读速度、翻译技能还是词汇量都会有显著提升。有的阅读教程主张无需完全理解就能做阅读,我个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如果不理解,如何答题呢?仅仅依赖技巧无法取得优异成绩。对于有一定要求的同学,建议扎实做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样到了后期,你会感到更加从容。同时进行阅读训练时,你可以根据自身英语水平,考虑是否加入语法或翻译课程到你的学习规划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涵盖宪法、刑法、民法等多个基础法学领域。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心放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如公民权利、刑事责任、物权债权等。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法规要深入理解,例如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民法中的合同法则。做历年真题是提升应试能力的关键,它能帮助了解出题模式并熟悉答题技巧。
经济法学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这需不仅理解法律条文,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我特别关注了市场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内容。对这些,不仅要法规,更要理解其实质,比如如何判定不公平竞争,怎样界定垄断行为。我建议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很多教科书或网络资源都有丰富的案例可供参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有效的。法学的学习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要凭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形成自有的法律思维。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凭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来巩固记忆。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的重要途径。组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既能激发思考,也能互相激励。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讨论,他们的见解和经验往往能给带来新的启示。
在经济法学的学习中,我还发现,阅读经济学相关书籍有助于拓宽视野,理解经济活动背后的法律规则。例如,阅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帮助理解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