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完就感觉选择要完了,成绩算是平均水平吧。不说太多,就说一下我看的书吧。用的肖秀荣老师的标配,精讲精练+1000题(两遍)+真题+八套卷四套卷(比较权威)+时事政治,另外就是石磊的一本保命三十五分,个人认为各种易错点总结比较精炼(对此老师评价不一,看个人喜好),风中劲草(后期用来系统的背诵),后来考前各种预测卷就是刷选择题,市面上的题层次参差不齐,不必纠结于对错,关键是保持题感。大题就是真题,肖八肖四,看答案,总结,背诵的过程。政治的话不需要太早,就是多读多背,这东西估计有时候还是要靠政治觉悟的,而且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书目:黄皮书,还有黄皮书作者出的阅读120题。本人记忆力极其差。极其。英语还好,但是做了两套真题测试了下考研英语水平就慌了,当时已经十月份了,还木有复习,历年真题做了之后考得离过线差太远。后面就着重复习了下。每天做2篇阅读,然后再对答案之后将阅读里的不会的单词和词组写在一个教案本上,查阅单词本写上音标和注释。第二天先背诵写在本子上的单词,确认背下来了再开始做新的阅读理解,再写下当天阅读理解不会的单词。背起来很吃力的用铅笔在前面标注一下,第三天再从单词的第一页开始背到最后一个单词。。。。如此反复。直到确认前面几章的单词不会忘记后再从头只背标注的单词。每天都如此,每个单词都背过无数遍。由于确实记忆力很差,还是会忘记,忘记了再从头开始背。最后,很厚的教案本写了两个本子,教案本都烂掉了。120题的阅读做好后(一共两本,我只买了一本做,由于时间不够)开始做真题。我做真题的时候没有做作文。真题留两套近两年的考试前考察能力用。一共做了两轮真题。近两年的做了三遍。确保真题里的每个单词都背了,最好都会。阅读核对答案之后弄明白为什么选这个选项。作文是考前前两天才开始看,几乎没有背模板,由于应用英语本身还不错,所以作文部分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分析,这是纯理论与抽象思维的挑战。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实数系的基本性质,极限理论,连续性,微积分的基本定理,以及级数的收敛性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一定要多做题,凭解题来深化理解。不要忽视每一个定义和定理的证明,它们是理解整个理论框架的关键。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或者画图帮助理解。定期回顾也很重要,因数学分析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经常复习能帮你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专业综合,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需你既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又能灵活运用。概率论主要涉及随机事件,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内容,数理统计则侧重于样本与总体,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这部分的学习,除了理解概念,更要注重实际应用。我会建议找一些实例,尝试自己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式很重要,但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更为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无论是整理公式,还是记录自有的思考过程,都能帮助记忆和理解。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伙伴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互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