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个理科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感到非常头疼。刚开始时,我尽量避免接触,直到十月份才匆匆浏览了一遍大纲,然后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每天下午都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边看书边做题,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在十二月之前重新看了一次大纲,尽管试题还没有完成,让我有些尴尬。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及时向老师请教,比如马原的框架,虽然课堂上讲解过但我当时没做笔记,后来花了整个下午自我整理,总算理清了思路。接着,我做了肖秀荣的八套卷,还背诵了风中劲草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原、毛概和史纲的部分。同时,我还做了肖四和任四的练习,以及历年真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这些学习,我已经能够识别出很多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至于形势与政策部分,我参考了任汝芬的资料。进入最后一个月,我就开始了背诵工作,每天都坚持,尽管我并不喜欢背书,只勉强完成了肖秀荣小册子的几页。最终,我还是主要背诵了肖四的内容。考试时,由于前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没有完全背熟大题也能流畅地作答。总的来说,我认为政治是最不需要担忧的一门学科,根据我两年的经验,只要适度背诵并多做练习,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请放心。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基础,如果读不懂题目就无法答题,我当初就面临这个问题。幸运的是,我的语感尚存,虽然完形填空可能会出错较多,但由于分值不高,影响相对有限。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单词、刷真题以及练习写作。在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背单词,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单词书,每天都坚持学习几页,同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零碎时间复习。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反复操练,多次梳理错误点。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重要的是保持解题的状态。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写作,全盘跟从老师的指导,她将作文分解成九个部分,教我们按照模板填充内容,最终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体育学基础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体育理论、体育史、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例如,体育理论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全民健身理念等都是常考点;体育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顾拜旦与现代奥运会的起源,也是需关注的重点;体育社会学中,体育与社区发展、体育公平性等问题常常会出现在论述题中;体育心理学则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调适、运动表现与心理状态的关系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理论性强的内容,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含义比单纯记忆更重要。比如,理解奥林匹克精神不仅仅是竞技的追求,更是对和平、友谊和尊重的倡导,这样不仅能帮助你答题,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对历史部分,构建时间线和事件关联图是个好办法。凭这样的视觉工具,你更好地重要的年份和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至于体育社会学和体育心理学,由于涉及的多是实际问题,我推荐结合实例进行学习。阅读相关论文或报道,尝试分析和解释实际案例,这将有助于提升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或缺。凭做题,你了解出题者的思路,熟悉题型,并对自有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定期复习巩固也非常重要,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