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八月末,我大约投入了三个月的时间来阅读。每读完一章,我会亲自尝试证明其中的所有定理,独立整理笔记,并且在不参考答案的情况下完成例题。对于课后习题,我先自行解答,再核对答案。遇到难题、忘记解法的题目或感到生疏的问题,我会用不同记号标注,以便日后复习时重点攻克。通过这样的过程,我的基础知识得到了稳固。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水,复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儿。英语的话,我建议底子好的同学可以看看单词就上真题,底子跟我一样的就先看看长难句。单词书可以用红宝书,绿皮书,恋恋有词都行。一天两个单元,背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要坚持,而且要温故知新,一开始很痛苦,到了后期就会好多啦。再说真题,我是六月份才开始做真题的,真题的话,可以用张剑黄皮书,一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从97年开始,每天下午两篇阅读,认真看完解析,把生词标注。真题的阅读部分我一共做了四遍,第一遍很痛苦,一脸懵逼,练练手,看看生词就差不多了。第二遍你要用一本全新的真题,再做一遍,这次还要认真看解析,按照之前的笔记分析长难句,分析每一个选项,错在哪儿为啥错,一定要仔仔细细还原到原文。第三遍,做完题,拿出一张白纸,全文翻译,不要翻解析。完事儿之后再跟解析对比。第三遍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带上别的题型一起刷了。第四遍,这时候你要做到以下几点:没有一个单词我不认识,没有一句话我分析不出来结构,没有一个选项我说不出所以然来!要是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就能上考场了。临考之前几天拿出没做过的去年和前年的真题,掐时间做,模拟考试。混个手熟。至于英语作文,我是从十一月份就开始背的,用的王江涛,可是特么背了忘忘了背到最后也才背了二十篇…不过也够用…考场上英语时间很充足,稳住,背下的就往上写!会的就选不会就懵!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准备这门考试时,你需理解并掌握的基本概念有: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应力和应变,你要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包括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分析和应变能密度等。胡克定律是材料力学的核心之一,理解和应用这一定律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在强度理论部分,要了解四种基本的强度理论:最大拉伸应力理论、最大剪切应力理论、von Mises-Hencky理论以及Tresca理论,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选应用。屈服条件和破坏准则也是重要的考点。
在刚度和稳定性方面,柱子的临界荷载、梁的临界弯矩和欧拉公式等内容需掌握。这部分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凭做题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同样重要。材料力学实验如三轴试验、简单拉伸试验等,不仅要求你理解其原理,还需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你们以教材为基础,辅以高质量的习题集进行练习。多做一些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或者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理论联系实际很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你阅读一些有关土木工程的文章或案例,看看材料力学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对新知识的持续接触,遇到困难不气馁,自己一定克服。